靡然向風
靡然向風的意思
⒈ 亦作“靡然鄉(xiāng)風”。亦作“靡然嚮風”。謂群起效尤而成風氣。見“靡然向風”。
引《史記·儒林列傳》:“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學士靡然鄉(xiāng)風矣?!?br />《晉書·儒林傳序》:“故搢紳之士靡然嚮風,餘芳遺烈,煥乎可紀者也?!?br />南朝梁陸倕《石闕銘》:“乃正六樂,治五禮……於是天下學士,靡然向風,人識廉隅,家知禮讓?!?br />胡蘊玉《<中國文學史>序》:“或徒步而取公卿,或累旬而膺臺鼎。於是有文無學之士,靡然向風。”
紛紛學習、追隨而成一種風氣。南朝梁.陸倕〈石闕銘〉:「興建庠序,啟設(shè)郊丘,一介之才必記,無文之典咸秩,于是天下學士靡然向風。」唐.韋嗣立〈請崇學校疏〉:「陛下誠能下明制,發(fā)德音,廣開庠序,大敦學?!瓌t四海之內(nèi)靡然向風,延項舉足,咸知所向?!挂沧鳌该胰秽l(xiāng)風」、「靡然從風」。
【解釋】亦作“靡然鄉(xiāng)風”。亦作“靡然鄉(xiāng)風”。謂群起效尤而成風氣。
【出處】《晉書·儒林傳序》:“故縉紳之士靡然向風,余芳遺烈,煥乎可紀者也。”
【示例】胡蘊玉《序》:“于是有無文學之士,靡然向風。”
【近義詞】靡然從風
【語法】靡然向風作謂語;指形成風氣。
字義分解
浪費:~費。奢~。
1. ?對,是:然否。不然。不以為然。
2. ?以為對,答應(yīng),信守:然納(以為對而采納)。然諾(許諾,信守諾言)。
3. ?這樣,如此:當然。然后。然則。
4. ?表示一種語氣(a.表決定,猶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擬,猶言一般,如“如見其肺肝然”)。
5. ?用于詞尾,表示狀態(tài):顯然。忽然。飄飄然。
6. ?古同“燃”。
(1)(名)方向:志~|風~。
(2)(動)對著;特指臉或正面對著:~陽|面~|相~而行。
(3)(動)〈書〉將近;接近:~曉雨止。
(4)(動)偏袒:別老~著他。
(5)(介)表示動作的方向:~前看|~先進人物學習。
(6)(名)姓。
(7)(副)一向;從來:~有研究|~無此例。
1. ?空氣流動的現(xiàn)象。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風向。風速。風級。風險。風波(喻糾紛或亂子)。風雨如磐(a.指風雨不斷,天色黑暗,給人以重壓的感覺;b.喻社會黑暗或境地艱難)。風花雪月(喻堆砌詞藻,內(nèi)容貧乏的的詩文)。
2. ?像風那樣迅速、普遍的:風潮。風靡一時。風馳電掣。
3.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jié)、習俗:風氣。風習。風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風尚(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風氣和習慣)。
4. ?消息,傳聞:風傳(
)(傳聞)。聞風而動。5. ?表現(xiàn)在外的景象、態(tài)度、舉止:風景。風度。風格(a.氣度,作風;b.文藝作品表現(xiàn)出的思想、藝術(shù)特色)。風骨(a.剛強的氣概;b.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風致。風采(a.人美好的禮儀舉止,亦作“豐采”;b.文采;c.舊時指某些官吏的剛正風格)。風騷(a.指舉止輕佻,如“賣弄風風”,一般指婦女;b.中國的《詩經(jīng)》和《楚辭》的并稱)。
6. ?指民歌、歌謠:國風(《詩經(jīng)》中古代十五國的民歌)。采風。
7. ?中醫(yī)學指某些疾?。猴L癱。風濕。
8. ?姓。
最近文章
http://m.vip9tm30.com/ciyu_view_994fea43ac994fea/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