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龍

伏龍的拼音:fú lóng

伏龍的注音:ㄈㄨˊ ㄌㄨㄥˊ

伏龍的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獨(dú)體結(jié)構(gòu))

伏龍的意思

  • 伏龍?jiān)~語解釋:

    潛伏著的龍。比喻隱居待時的賢者。
    (hao86.com好工具)灶神。
    陰陽家的禁忌日之一。
  • 什么是伏龍引證解釋:

    ⒈ 潛伏著的龍。比喻隱居待時的賢者。參見“伏龍鳳雛”。

    宋朱熹《齋居感興》詩之六:“伏龍一奮躍,鳳雛亦飛翔?!?/span>

    ⒉ 指灶神。

    宋洪邁《容齋四筆·伏龍肝》:“伏龍?jiān)?,不可移作。所謂伏龍者,灶之神也?!?/span>

    ⒊ 陰陽家的禁忌日之一。

    明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二》:“今陰陽家禁忌,可謂極密。一月之中,有月忌、龍禁、楊公忌……咸池、伏龍。”

  • 伏龍的網(wǎng)絡(luò)解釋:

    伏龍 (漢語詞匯)

  • 伏龍,漢語詞匯,指潛伏著的龍或灶神。

伏龍的近反義詞

近義詞

伏龍的字義分解

  • 讀音:fú

    (1)(動)身體向前靠在物體上;趴:~案。

    (2)(動)低下去:起~|此起彼~。

    (3)(動)隱藏:潛~|~擊|晝~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統(tǒng)稱;伏天:入~|初~|三~天。

    (5)(動)屈服;低頭承認(rèn):~輸|~罪。

    (6)(動)使屈服;降伏:降龍~虎。

    (7)(Fú)姓。

    (8)伏特的簡稱。

  • 讀音:lóng

    (1)(名)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能興云降雨。

    (2)(名)封建時代作為帝王的象征;也把龍字用在帝王使用的東西上。

    (3)(名)生物學(xué)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動物;如恐龍、翼手龍等。

    (4)(名)(Lónɡ)姓。

http://m.vip9tm30.com/ciyu_view_9aa3de43ac9aa3de/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