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乘虛而入
乘虛而入的意思
⒈ 趁其空虛而侵入。
引《三國演義》第二四回:“今曹操東征劉玄德,許昌空虛,若以義兵乘虛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萬民。”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周人便趁著機(jī)會(huì)強(qiáng)大了起來,終竟乘虛而入,把殷朝滅掉了。”
明劉基《春秋明經(jīng)·宋人衛(wèi)人入鄭宋人蔡人衛(wèi)人伐戴鄭伯伐取之》:“宋衛(wèi)間鄭師之在外而乘虛以入其國?!?br />清魏源《書古微例言中》:“即偽孔《傳》亦乘馬鄭支離臆説之極弊而乘虛以入者。”
趁著對(duì)方空虛不備的時(shí)候進(jìn)入。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二○.范陽盧蔚醮本命驗(yàn)》:「將至所居,自后垣乘虛而入,徑及庭中?!埂度龂萘x.第二四回》:「今曹操東征劉玄德,許昌空虛,若以義兵乘虛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萬民?!挂沧鳌赋讼抖搿?。
【解釋】虛:空隙。指軍事上向?qū)Ψ經(jīng)]有設(shè)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進(jìn)攻。也指趁著空虛或虛弱的地方侵入。也作“乘間而入”。
【出處】宋 張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將至所居,自后垣乘虛而入,徑及庭中?!?/p>
【示例】若各存意見,不能和睦,是自己先孤了,別人安得不乘虛而入。(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四回)
【近義詞】有隙可乘、乘人之危、攻其不備、趁火打劫、渾水摸魚、有機(jī)可趁、有機(jī)可乘、乘隙而入、趁虛而入
【反義詞】坐失良機(jī)、無隙可乘、無懈可擊
【語法】乘虛而入偏正式;作謂語;多用于軍事。
字義分解
1. ?騎,坐:乘馬。乘車。乘客。乘警。
2. ?趁著,就著:乘便。乘機(jī)(趁著機(jī)會(huì))。乘勢(shì)。乘興(
)。因利乘便。3. ?算術(shù)中指一個(gè)數(shù)使另一個(gè)數(shù)變成若干倍:乘法。乘冪(
)。乘數(shù)。4.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
5. ?姓。
(1)(形)空虛(跟‘實(shí)’相對(duì)):~幻|~浮。
(2)(形)空著:~位以待。
(3)(動(dòng))因心里慚愧或沒有把握而勇氣不足:膽~。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虛假:~偽|~名。
(6)(形)虛心:謙~。
(7)(形)虛弱:氣~|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針、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務(wù)~。
(9)(名)二十八宿之一。
1.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
2. ?連詞(a.表平列,如“多而雜”。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遞進(jìn),如“而且”。d.表轉(zhuǎn)折,如“似是而非”。e.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bǔ)充,如“濃而不烈”。f.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shè),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3. ?表(從……到……):從上而下。
(1)(動(dòng))進(jìn)來或進(jìn)去:投~|~冬|由淺~深。
(2)(動(dòng))參加到某種組織中:~學(xué)|~伍。
(3)(動(dòng))收入:歲~|量~為出。
(4)(動(dòng))合乎:~時(shí)|~情~理。
(5)(名)入聲:平上去~。
最近文章
http://m.vip9tm30.com/ciyu_view_9b145543ac9b1455/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