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意思
[ zì ran ] :
1.宇宙萬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即整個物質(zhì)世界,自hao86.com然界。2.不經(jīng)人力干預(yù)而自由發(fā)展。3.表示理所當(dāng)然。4.連接分句或句子,表示語意轉(zhuǎn)折或追加說明。
[ zì rán ] :
不勉強;不局促;不呆板。
⒈ 天然,非人為的。
引《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后漢書·李固傳》:“夫窮高則危,大滿則溢,月盈則缺,日中則移。凡此四者,自然之?dāng)?shù)也?!?br/>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河水三》:“山石之上,自然有文,盡若虎馬之狀,粲然成著,類似圖焉?!?br/>宋歐陽修《明用》:“物無不變,變無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span>
⒉ 不勉強,不拘束,不呆板。
引《后漢書·郎顗傳》:“臣伏見光祿大夫江夏黃瓊,耽道樂術(shù),清亮自然,被褐懷寶,含味經(jīng)籍?!?br/>宋秦觀《次韻何子溫》:“談笑自然群吏肅,何須酒后次公狂?!?br/>巴金《春》十二:“她很激動,不覺微微地紅了臉,動作也顯得更不自然了?!?/span>
⒊ 不經(jīng)人力干預(yù)而自由發(fā)展。
引宋葉適《臺州高君墓志銘》:“華枝蔓葉,自然消落?!?br/>冰心《兩個家庭》:“無奈我連米鹽的價錢都不知道,并且也不能終日坐在家里,只得聽其自然。”
⒋ 猶當(dāng)然。
引《北史·裴叔業(yè)傳》:“唯應(yīng)送家還都以安慰之,自然無患?!?br/>唐韓愈《黃家賊事宜狀》:“處理得宜,自然永無侵叛之事。”
清李漁《奈何天·密籌》:“催餉的官吏,還不曾轉(zhuǎn)來,一到自然給發(fā)。”
魯迅《朝花夕拾·小引》:“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
天然生成的東西,如空氣、日光、山河等皆是。
如:「大自然」、「自然界」。
自然,道家術(shù)語。東漢至六朝的佛教深受道教自然影響。至南北朝時期左右本土化佛教逐漸完成,由佛教所挑起的關(guān)于自然、因緣的爭論。《楞嚴經(jīng)》:“非因緣生,非自然性”,《道德真經(jīng)廣圣義》:“以無為體,以無為用,自然為體,因緣為用。此皆無也?!?/p>
與道家/教重視自然原則不同, 早期佛教認為世界萬法都是因緣而成,均無其獨立自性,因而是不真實的。這種通過分析主義的思維途徑來論證事物虛幻不實的作法為其后大乘佛教所繼承。大乘佛教進一步提出緣起論以對世界做性空的價值判斷。這種通過層層分析達至的空相對中國傳統(tǒng)重視陰陽和合的思想傳統(tǒng), 實在缺乏強制性。道理很簡單, 因為中國人根本就不認為陰陽和合的事物不真實, 反而認為事物只有通過陰陽和合才能達至更高的善與美。這應(yīng)當(dāng)與中國古代重視綜合性、 整體性思維方式密切相關(guān)。像劉宋高僧慧琳在 《白黑論》 中就對佛教的緣起性空理論予以駁斥:
今析毫空樹, 無傷垂蔭之茂;離材虛空, 不損輪奐之美。明無常增其渴蔭之情, 陳苦偽篤其競辰之慮。 (《宋書》 卷九七 《天竺迦毗黎傳》 )
貝錦以繁采發(fā)揮, 和羹以鹽梅致旨, 齊侯追爽鳩之樂, 燕王無延年之術(shù)。恐和合之辨, 危脆之教, 正足戀其嗜欲之私, 無以傾其愛競之惑也。 (《宋書》 卷九七 《天竺迦毗黎傳》 )這顯然是用中土的和合論來對抗佛教的緣起論。
自然,漢語詞匯。
注音:zì rán
釋義:1、自然界;2、自由發(fā)展;3、理所當(dāng)然。
字義分解
(1)(代)自己:~愛|~備|~便|~費|~供|~家|~薦|~救|~勉|~棄|~謙|~強|~殺|~述|~訴|~習(xí)|~信|~?。S|~選|~學(xué)|~專|~足|~不量力|~掘墳?zāi)梗Q清高|~投羅網(wǎng)|~我批評|~言~語|~作聰明。
(2)(副)自然;當(dāng)然:~不待言|~當(dāng)努力|~有公道。
(3)(介)從;由:~古|~外|~小|~遠而近。
1. ?對,是:然否。不然。不以為然。
2. ?以為對,答應(yīng),信守:然納(以為對而采納)。然諾(許諾,信守諾言)。
3. ?這樣,如此:當(dāng)然。然后。然則。
4. ?表示一種語氣(a.表決定,猶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擬,猶言一般,如“如見其肺肝然”)。
5. ?用于詞尾,表示狀態(tài):顯然。忽然。飄飄然。
6. ?古同“燃”。
最近文章
http://m.vip9tm30.com/ciyu_view_9e350943ac9e350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