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難而退
知難而退的意思
知難而退
(1) 原指作戰(zhàn)時要見機而動,不硬做做hAo86.com不到的事情。后指遇到困難就退縮,不去克服
⒈ 謂作戰(zhàn)時應見機而動,如果力不能克則應退卻,以免受損失。
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軍志曰:‘允當則歸?!衷唬骸y而退?!?br />《吳子·料敵》:“凡此不如敵人,避之勿疑。所謂見可而進,知難而退也?!?br />《晉書·蔡豹傳》:“詔曰:‘知難而退,誠合兵家之言?!?/span>
⒉ 泛指因遇困難而退縮。
引宋楊萬里《答本路安撫張尚書》:“某不才多病之身……知難而退,棄官九載。”
劉白羽《戰(zhàn)斗的幸?!罚骸罢l知他們在河邊測了測水位,卻知難而退,倒轉車身回去了。”
本指作戰(zhàn)時隨機應變,遇形勢不利則退卻?!蹲髠鳎辍罚骸敢娍啥M,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购蠓褐感惺掠龅嚼щy退縮不前或應伺機退卻。唐.皇甫湜〈答李生第二書〉:「夫無難而退,謙也;知難而退,宜也,非謙也?!顾危畻钊f里〈答本路安撫張尚書〉:「某不才多病之身,一生寡偶,幾覆車于太行,沉舟于呂梁,知難而退,棄官九載?!?/p>
【解釋】知道困難就退卻下來。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軍志曰:‘允當則歸?!衷唬骸y而退。’”
【示例】尤其是因為在那一級里有三、四個“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員不得不知難而退。(鄒韜奮《經(jīng)歷 新飯碗問題》)
【近義詞】聽天由命、畏葸不前、望而卻步、功成身退、急流勇退、半途而回、打退堂鼓
【反義詞】知難而進、力爭上游、再接再厲、因噎廢食、百折不撓、急流勇進、逆水行舟、無所作為、一馬當先、迎難而上、鍥而不舍
【語法】知難而退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字義分解
1. 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
4. 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1. 不容易,做起來費事:難處。難度。難點。難關。難熬。難耐。難產(chǎn)。難堪。難題。難以。難于。困難。畏難。急人之難。
2. 不大可能辦到,使人感到困難:難免。難為。難保。難怪。難倒(dǎo )。難道。難能可貴。
3. 不好:難聽。難看。
1.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 ?連詞(a.表平列,如“多而雜”。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遞進,如“而且”。d.表轉折,如“似是而非”。e.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而不烈”。f.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3. ?表(從……到……):從上而下。
(1)(動)向后移動
(2)(動)使向后移動:~兵。
(3)(動)退出:~場|~黨。
(4)(動)減退;下降:~熱|~燒。
(5)(動)退還:~錢|~票。
(6)(動)把已定的事撤銷:~婚|~親。
最近文章
http://m.vip9tm30.com/ciyu_view_9ec53c43ac9ec53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