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教的意思
⒈ 不同的教化。
引《宋書·何承天傳》:“勤惰異教,貧富殊資,疆埸之民,多懷彼此?!?/span>
⒉ 不是自己所信奉的宗教。
引晉蔡謨《佛像頌議》:“今欲發(fā)王命,敕史官,上稱先帝好佛之志,下為異教作一像之頌,於義有疑焉?!?br />異教,一本作“夷狄”。 唐韓愈《華山女》詩:“華山女兒家奉道,欲驅異教歸仙靈?!?/span>
⒊ 特指非正統(tǒng)的宗教。
引宋葉適《李氏中洲記》:“佛之學入中原,其始固為異教而已,久而遂與圣人之道相亂。”
⒋ 非正統(tǒng)的思想學派。 金元好問《曲阜紀行》詩之八:“魯人惑異教,吾道宜湮淪。
引許行學神農,耒耜手自親,當時子孟子,直以為匪民?!?/span>
非正統(tǒng)的教派,通稱為「異教」。
字義分解
最近文章
http://m.vip9tm30.com/ciyu_view_9f714243ac9f7142/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