骰子的意思
骰子
(1) 用象牙、骨頭或塑料做的小四方塊;每面刻有點數(shù);從一到六;常用一對做各種游戲或賭博;玩法是先搖動hAo86.com骰子,然后拋擲使兩個骰子都隨意停止在一平面上
⒈ 賭具。也用以占卜、行酒令或作游戲。多以獸骨制成,為小正方塊,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點,一、四涂以紅色,馀涂黑色。擲之視所見點數(shù)或顏色為勝負,故又稱投子、色子。相傳為三國魏曹植創(chuàng)制。參閱清顧張思《土風(fēng)錄》卷一。
引唐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之一:“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新五代史·梁廣王朱全昱傳》:“太祖宴居宮中,與王飲博, 全昱酒酣,取骰子擊盆而迸之?!?br />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三:“羣蠻聚博其上。骰子亦以骨為之,長寸餘而匾,狀若牌子,折竹為籌,以記勝負?!?br />巴金《家》十六:“在明亮的燈光下也有許多人圍著一張桌子吆喝地擲骰子?!?/span>
一種游戲或賭博用的骨制器具。正方形,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點,一、四漆紅色,其余為黑色,以所擲在正上方的點數(shù)或顏色為勝負。此詞?;焱干印挂辉~之音,讀為ㄕㄞˇ.ㄗ。也作「色子」、「色數(shù)兒」。
字義分解
骰子,通稱色(shǎi)子。一種賭具。
1. 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
2. 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
3.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
)。棋子兒。6. 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
7. 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
10. 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
13. 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
14. 姓。
最近文章
http://m.vip9tm30.com/ciyu_view_9fbee043ac9fbee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