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上

下上的拼音:xià shàng

下上的注音:ㄒ一ㄚˋ ㄕㄤˋ

下上的結(jié)構(gòu):(獨體結(jié)構(gòu))(獨體結(jié)構(gòu))

下上的意思

  • 下上詞語解釋:

    1.下[hao86.com好工具]等中的上等,即第七等。 2.同"上下"。謂高低。 3.同"上下"。指高處和低處。 4.同"上下"。猶言古今。 5.同"上下"。長幼;尊卑。
  • 什么是下上引證解釋:

    ⒈ 下等中的上等,即第七等。

    《書·禹貢》:“厥田惟下上?!?br />孔傳:“田第七。”
    《漢書·地理志上》:“田下上,賦下中三錯?!?br />顏師古注:“田第七,賦第八,又雜出第七至第九,凡三品?!?/span>

    ⒉ 同“上下”。謂高低。

    《詩·邶風(fēng)·燕燕》:“燕燕于飛,下上其音。”
    毛傳:“飛而上曰上音,飛而下曰下音。”

    ⒊ 同“上下”。指高處和低處。

    宋曾鞏《道山亭記》:“其谿行則水皆自高瀉下,石錯出其間,如林立,如士騎滿野,千里下上,不見首尾?!?br />宋梅堯臣《和平叔道傍竹》詩:“下上乏佳禽,左右雜枯桑?!?/span>

    ⒋ 同“上下”。猶言古今。

    唐劉禹錫《魏生兵要述》:“磅礴下上數(shù)千年間,其攟摭評議無遺策,用是以干握兵符貴人,宜有虛己而樂聞?wù)摺!?/span>

    ⒌ 同“上下”。長幼;尊卑。

    明李東陽《貴君墓碑銘》:“理家四十年,下上輯睦如一日?!?/span>

    ⒍ 從高處到低處,又從低處到高處。

    南朝梁何遜《七召》詩:“君隱磷而出沒,望嶔岑而下上。”
    宋梅堯臣《觀文丁右丞挽詞》之二:“白馬悲鳴駐,黃鸝下上飛?!?/span>

  • 下上的網(wǎng)絡(luò)解釋:

    下上

  • 下上是中國漢語的一個詞語,出自中國古文,意思是從高處到低處,又從低處到高處。南朝 梁 何遜 《七召》詩:“君隱磷而出沒,望嶔岑而下上。”
  •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yuǎn)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 曹楊路下上行電梯夾人,目前一阿姨躺在地上,一個男的腳被夾。
  • 朱威廉與他們一拍即合,南下上海注冊了暴雨娛樂。
  • 政啟也刻意保持著良好的姿態(tài),一面對請愿代表優(yōu)禮相待,耐心安撫,并頒下上諭贊賞代表們“具見愛國熱忱,朝廷深為嘉悅”。
  • 武警隊員悍然不顧地回答道,“這樣吧!你們先不處理,我請示一下上面,然后再做打算!”。
  • 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們撇下上帝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
  • 如果魚一下上浮或下沉幾米,那麼這個腺體就需要相對多一些的時間去調(diào)節(jié)壓力。
  • 嗨,能讓我看下上課證嗎?謝謝。
  • 西秀嶺左邊是懸崖,右邊是山溝,下面是通往山下的小徑,上面是金沙澗,刺客不太可能是從山下上來的,所以他應(yīng)該是從金沙澗過來的!
  • 要是皇帝老爺能看到今天的電視劇,說不定會一怒之下上網(wǎng)炫個富,一定要證明自己,換個帽子的錢還是有的!本報記者。

下上的字義分解

  • 讀音: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處:~面|~部。

    (2)(副)等級或品級低的:~等|~級|~策|~人。

    (3)(副)次序或時間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車。

    (5)(副)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列|部~|在同志們的幫助~。

    (6)(副)表示正當(dāng)某個時間或時節(jié):節(jié)~|目~|時~。

    (7)(副)用在數(shù)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里都同意。

    (8)(動)由高處到低處:~船|~降|~山。

    (9)(動)(雨、雪等)降落:~雨|~霧。

    (10)(動)頒發(fā);投遞:~令|~文|~通知|~帖。

    (11)(動)去;到(處所):~鄉(xiāng)|~地|~基層。

    (12)(動)退場:該隊三號上;五號~。

    (13)(動)放入:~網(wǎng)捕魚|~箸|~鉆|~手。

    (14)(動)卸除;取下:~裝|把敵人的槍~了!

    (15)(動)做出(言論、判斷等):~結(jié)論|~定義。

    (16)(動)開始使用;使用:~藥|~刀。(動物)生產(chǎn):~蛋|~崽。攻陷;攻克:連~數(shù)城。到規(guī)定的時間結(jié)束日常工作或?qū)W習(xí)等:~班|~工|~課。退讓: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藥|~刀。(動物)生產(chǎn)

    (17)(量)(一~兒)。ɑ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兒)用在“幾、兩”后面;表示本領(lǐng)、技能:他真有兩~(兒)。有時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動詞后。表示由高處到低處

    (20)(副)用在動詞后。表示有空間;能容納:這個劇場能坐~幾萬人。

    (21)(副)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jié)果:寫~八千字的論文。

  • 讀音:shàng,shǎng
    [ shàng ]

    1. 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樓上。上邊。

    2. 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級和質(zhì)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xué)藝術(shù)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車。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進:沖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裝,連綴: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藥。

    10. 按規(guī)定時間進行或參加某種活動:上課。上班。

    11. 擰緊發(fā)條:上弦。

    12. 登載,記:上賬。

    13. 用在名詞后邊,表示時間、處所、范圍:晚上。桌上。組織上。

    14. 用在動詞后邊,表示開始、繼續(xù)、趨向、完成:爬上來。鎖上。選上代表。

    15. 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數(shù)量:上年紀(jì)。

    16.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dāng)于簡譜中的“1”。

http://m.vip9tm30.com/ciyu_view_9ff0e943ac9ff0e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