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成語
FBMBPK
中性成語
鳴:發(fā)出聲響;條:新生的柳枝;破:沖破;塊:土塊。 沒有大風吹響樹枝,沒有暴雨傷害農田。比喻社會安定,風調雨順。
漢·【好工具hao86.com】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p>
1. ?空氣流動的現(xiàn)象。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風向。風速。風級。風險。風波(喻糾紛或亂子)。風雨如磐(a.指風雨不斷,天色黑暗,給人以重壓的感覺;b.喻社會黑暗或境地艱難)。風花雪月(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的的詩文)。
2. ?像風那樣迅速、普遍的:風潮。風靡一時。風馳電掣。
3.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jié)、習俗:風氣。風習。風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風尚(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風氣和習慣)。
4. ?消息,傳聞:風傳(
)(傳聞)。聞風而動。5. ?表現(xiàn)在外的景象、態(tài)度、舉止:風景。風度。風格(a.氣度,作風;b.文藝作品表現(xiàn)出的思想、藝術特色)。風骨(a.剛強的氣概;b.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風致。風采(a.人美好的禮儀舉止,亦作“豐采”;b.文采;c.舊時指某些官吏的剛正風格)。風騷(a.指舉止輕佻,如“賣弄風風”,一般指婦女;b.中國的《詩經》和《楚辭》的并稱)。
6. ?指民歌、歌謠:國風(《詩經》中古代十五國的民歌)。采風。
7. ?中醫(yī)學指某些疾病:風癱。風濕。
8. ?姓。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1)(動)(鳥獸或昆蟲)叫:雞~|蟬~。
(2)(動)發(fā)出聲音;使發(fā)出聲音:雷~|耳~。
(3)(動)表達;發(fā)表(情感、意見、主張):~謝|~冤。
1. 植物的細長枝:枝條。柳條兒。荊條。
2. 泛稱條形的東西:條子。面條兒。便(biàn)條兒。金條。鐵條。
3. 細長的形狀:條形。條紋。條案。條幾(jī)。條凳。條幅(直掛的長條字畫)。苗條。身條。
4. 項目,分項目的:條例。條令。條文。條陳(a.分條敘述;b.舊時向上級分條陳述的文件)。
5. 層次,秩序:條理。條貫。有條不紊。
6. 量詞。
1. 從云層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
1. 下雨,落下:雨雪。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1)(形)完整的東西受到損傷而變得不完整:~爛|手~了|書~了。
(2)(動)使損壞:~釜沉舟。
(3)(動)使分裂;劈開:勢如~竹|~開西瓜。
(4)(動)整的換成零的:~零錢。
(5)(動)突破;破除(規(guī)定、習慣、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動)打?。〝橙耍?;打下(據點):大~敵軍|城~了。
(7)(動)花費:~鈔|~費。
(8)(動)〈口〉不顧惜:~工夫。
(9)(動)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語道~。(形)譏諷質量等不好:一語道~。(形)譏諷質量等不好
(1)(名)(~兒)成疙瘩或成團兒的東西:糖~兒|煤~|把肉切成~。
(2)(名)ɑ)用于塊狀或某些片狀的東西:兩~香皂|一~布。b)用于銀幣或紙幣;等于“圓”:兩~香皂|一~布。b)用于銀幣或紙幣;等于“圓”
最近文章
http://m.vip9tm30.com/idiom_view_9b260843ac9b2608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