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大全

拼音查成語 成語解釋

更新時間:2025-04-22 17:25:14
隔三差五(gé sān chà wǔ)

隔三差五成語意思

  • 隔三差五解釋:

    比喻時常發(fā)生

  • 隔三差五出處: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牛奶,雞湯之類,為了醫(yī)生所囑也隔三差五地吃著。”

  • 隔三差五語法:

    隔三差五作狀語;指時常發(fā)生。

  • 隔三差五示例:

    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君子之交》:“hAo86.com于是,隔三差五,便有新作?!?/p>

  • 隔三差五英語:

    at intervals

  • 隔三差五近義詞:

    隔三岔五

隔三差五成語接龍

隔三差五造句

  • 1.客店的生意格外得好,紅彤彤的爐火燒得旺實(shí),風(fēng)行云隔三差五的添加木炭。
  • 2.月老能不能別再用劣質(zhì)的紅線幫我牽姻緣了隔三差五就斷。
  • 3.一生友誼,兩地思念,隔三差五,表表掛念,天氣轉(zhuǎn)涼,望添衣裳,注意保暖,防寒關(guān)鍵,合理膳食,起居有律,愿你開心相伴,幸福常在。
  • 4.陳嘉玲是來杭州過暑假的小候鳥,一次偶然的機(jī)會知道了省科技館有闖關(guān)活動,于是就隔三差五地到科技館玩。
  • 5.娘希匹!與其隔三差五犯痔瘡零遭罪,不如豁上挨一刀,把菊花割好了除了后患。
  • 6.隔三差五,朱高煦和一些‘老伙計(jì)’總要聚一聚,就在漢王府的后園里,紀(jì)綱等人吃著酒,賞著臘梅,議論一些朝中近來的動向。

隔三差五字義分解

  • 讀音:gé

    (1)遮斷;阻隔:一間屋~成兩間|~著一重山|~河相望。

    (2)間隔;距離:~兩天再去|相~很遠(yuǎn)。

  • 讀音:sān

    (1)(量)數(shù)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數(shù)或多次:~番五次。

  • 讀音:chā,chà,chāi,cī,chài
    [ chà ]

    1. 錯誤:話說差了。

    2. 不相當(dāng),不相合:差不多。

    3. 缺欠:還差十元錢。

    4. 不好,不夠標(biāo)準(zhǔn):差等。成績差。

  • 讀音:wǔ

    1. ?數(shù)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quán)的時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通常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嶺(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國歷史上五大名山)。五臟(指心、肝、脾、肺、腎)。

    2.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dāng)于簡譜“6”。

推薦成語視頻百科

http://m.vip9tm30.com/idiom_view_9b3c6343ac9b3c63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