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成語
辯才無礙
ㄅ一ㄢˋ ㄘㄞˊ ㄨˊ ㄞˋ
BCWA
主謂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礙:滯礙。本是佛教用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Hao86.com理通達(dá),言辭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辯論。
《大乘起信論》:“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
辯才無礙主謂式;作謂語;形容言辭流暢,能言善辯。
這可見韻高的辯才無礙,說得頑石點(diǎn)頭了。(清 曾樸《孽?;ā返谑兀?/p>
(動)辯解;爭論:分~|爭~|~論。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剛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發(fā)生得晚或結(jié)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條件下或者由于某種原因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須”或含有這類意思)。
(7)(副)表示發(fā)生新情況;本來并不如此;含有“剛剛”的意思。
(8)(副)對比起來表示數(shù)量小;次數(shù)少、能力差等;有“只”、“僅僅”的意思。
(9)(副)表示強(qiáng)調(diào)或確定的語氣(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風(fēng)景~美呢!
1.沒有,與“有”相對;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無非(只,不過)。無動于衷。無所適從。
(動)阻礙;妨礙;妨害:~腳|~事|~手。
最近文章
http://m.vip9tm30.com/idiom_view_9b9d4e43ac9b9d4e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