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來龍去脈
ㄌㄞˊ ㄌㄨㄥˊ ㄑㄨˋ ㄇㄞˋ
LLQM
聯(lián)合式成語
脈;不能讀作“yǒnɡ”或“mò”。
來龍去脈和“前因后果”都有“緣由和結(jié)果”的意思。但來龍去脈是形象的比喻;著重指人或物的來歷以及事情的前后關(guān)聯(lián)的線索;“前因后果”;只是陳述性的;指事物的全過程。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來龍:龍頭之所在。過去看風(fēng)水的人把山脈比作一條龍;認(rèn)為從頭到尾都像血脈似的連貫著;可以看出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比喻事情前后關(guān)聯(lián)的線索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明 吾丘瑞《運(yùn)壁記 牛眠指穴》:“此間前岡有好地,來龍去脈,靠嶺朝山,處處合格?!?/p>
來龍去脈聯(lián)合式;作主語、Hao86.com賓語;用于事件描述。
焦裕錄嚴(yán)肅地說:“要弄清它的來龍去脈,打垮它、制服它?!保ň唷督乖d浀墓廨x》)
cause and effect
いきさつ,経過(けいか),経緯(けいい),始末(しまつ
вся история<перипетии>
<德>Hergang
1. ?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與“往”、“去”相對:來回。來往。過來。歸來。來鴻去燕(喻來回遷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書信來往)。
2. ?從過去到現(xiàn)在:從來。向來。
3. ?現(xiàn)在以后,未到的時間:來年。將來。來日方長。
4. ?用在數(shù)詞或數(shù)量詞后面,表示約略估計:二百來頭豬。
5. ?做某個動作:胡來。
6. ?用在動詞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來動腦筋。
7. ?用在動詞后,表示做過(一般均可用“來著”):昨天他哭來。
8. ?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趨向:上來。
9. ?表示發(fā)生:暴風(fēng)雨來了。
10. ?在數(shù)詞一、二、三后面,表示列舉理由:這臺收錄機(jī)一來音質(zhì)好,二來價錢便宜,我就買了。
11. ?用做詩、歌詞中的襯字:八月里來桂花香。
12. ?表示語氣,歸去來兮!
13. ?姓。
(1)(名)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能興云降雨。
(2)(名)封建時代作為帝王的象征;也把龍字用在帝王使用的東西上。
(3)(名)生物學(xué)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動物;如恐龍、翼手龍等。
(4)(名)(Lónɡ)姓。
(1)(動)離開:拿~|~世|~職|~留兩便。
(2)(動)失去;失掉:大勢已~。
(3)(動)除去;除掉:~?。穑?。
(4)(動)距離:兩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
(5)(副)過去的;特指過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6)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向|從成都~重慶。
(7)用在另一動詞前表示要做某事:你們~考慮考慮。
(8)用在動賓結(jié)構(gòu)后面表示去做某件事:他聽報告~了。
(9)用在動詞結(jié)構(gòu)(或介詞結(jié)構(gòu))與動詞(或動詞結(jié)構(gòu))之間;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方法、方向或態(tài)度;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提水~澆花|要從主要方面~檢查。
(10)去聲:平上~入。
(11)(動)扮演(戲劇里的角色):在這出戲中;他~廠長。
(12)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離開說話人所在地:拿~|捎~。
(13)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繼續(xù)等:信步走~(=過去)|讓他說~(=下去)。
1. 分布在人和動物周身內(nèi)的血管:脈絡(luò)。脈理。
2. 動脈的跳動:脈搏。切脈(中醫(yī)指診脈)。脈口(中醫(yī)切脈的部位)。脈息。脈象(指脈搏的形象與動態(tài))。脈門(手腕部可以看到的橈動脈跳動的部分)。診脈。
3. 像血管那樣連貫而自成系統(tǒng)的東西:山脈。葉脈。礦脈。脈脈相承。
最近文章
http://m.vip9tm30.com/idiom_view_9ba96843ac9ba968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