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軆無完膚
ㄊ一ˇ ㄨˊ ㄨㄢˊ ㄈㄨ
TWWF
主謂式成語
膚;不能讀作“fǔ”。
體無完膚與“遍體鱗傷”區(qū)別在于:體無完膚的“體”不僅指肉體;還可以指各種事物等;含義較廣;而“遍體鱗傷”沒有此意;“遍體鱗傷”的“體”;一般只指人或動物的身體。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全身的皮膚沒有一塊好的。形容遍體都是傷。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駁倒;或被批評、責(zé)罵得很厲害。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晉 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體無完膚。”
體無完膚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比喻恩澤深厚。
他就靜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種責(zé)難都駁斥得體無完膚之后,他【好工具h(yuǎn)ao86.com】又低聲念起來。
be beaten black and blue
живого места нет
<德>kein heiles Glied haben
1. 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zhì)。體征(醫(y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fā)現(xiàn)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
2. 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
4. 物質(zhì)存在的狀態(tài)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
5. 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fēng)格:體裁(文學(xué)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
6. 事物的格局、規(guī)矩:體系。體制。
7. 親身經(jīng)驗、領(lǐng)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 )。
8. 設(shè)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
9. 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xué)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rèn)為“體”是最根本的、內(nèi)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xiàn)。
1.沒有,與“有”相對;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無非(只,不過)。無動于衷。無所適從。
(1)(形)消耗盡;沒有剩的:~畢。
(2)(動)完結(jié);完成:~工|~稿。
(3)(動)交納(賦稅):~糧。
(4)姓。
(名)皮膚:切~之痛。
最近文章
http://m.vip9tm30.com/idiom_view_9bca3d43ac9bca3d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