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前車之鑒
ㄑ一ㄢˊ ㄔㄜ ㄓ ㄐ一ㄢˋ
QCZJ
偏正式成語
之;不能讀作“zī”。
前車之鑒和“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都表示吸取以前的教訓。前車之鑒多指從別人的失敗中吸取教訓;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指從自己的事中吸取教訓。
近代成語
中性成語
前車:前面的車子;鑒:鏡子。前面車子翻了的教訓。比喻從前人的失敗中得來的教訓。
漢 劉向《說苑 善說》:“《周書》曰:‘前車覆,后車戒?!?/p>
前車之鑒偏正式;作主語、賓語;用于勸告人。
前車之鑒,請自三思。((好工具hao86.com)清 陳忱《水滸后傳》第二十五回)
lessons drawn from other's mistakes
前車(ぜんしゃ)の覆(くつが)えるは後車(こうしゃ)の戒(いまし)め
учиться на ошибках прошлого
<德>sich die Fehler anderer als (od. zur) Warnung dienen lassen
(1)(名)空間或位置在正面的:~門|村~村后。
(2)(名)往前走:勇往直~|畏縮不~|停滯不~|一往無~。
(3)(名)次序靠近頭里的:~排|~三名|~者。
(4)(名)過去的;較早的:~天|從~|~功盡棄|~所未有|~無古人;后無來者。
(5)(名)從前的(指現(xiàn)在改變了名稱的機構等):~政務院。
(6)(名)指某事物產(chǎn)生之前:~科學(科學產(chǎn)生之前)|~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產(chǎn)生之前)。
(7)(名)未來的(用于展望):~程|~景|往~看;不要往后看。
1. 陸地上有輪子的交通工具:火車。車駕(帝王的馬車)。車裂(中國古代一種殘酷的死刑,俗稱“五馬分尸”)。前車之鑒。
2. 用輪軸來轉動的器具:紡車。水車。
3. 用水車打水:車水。
4. 指旋床或其他機器:車床。
5. 用旋床加工工件:車零件。
6. 方言,轉動身體:車身。車過頭來。
7. 姓。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名)鏡子(古代用銅制成)。
(2)(動)照:水清可~。
(3)(動)仔細看;審察:~別|~定。
(4)(名)可以作為警戒或引為教訓的事:引以為~|前車之覆;后車之~。
(5)(動)舊式書信套語;用在開頭的稱呼之后;表示請人看信:惠~|臺~|鈞~。
最近文章
http://m.vip9tm30.com/idiom_view_9bd93c43ac9bd93c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