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杜荀鶴

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wù)f有沈淪。

涇溪譯文

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涇溪里面礁石很險浪很急,人們路過的時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終年都不會聽到有人不小心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wù)f有沉淪。恰恰是在水流緩慢沒有礁石的地方,卻常常聽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

涇溪注解

1
涇溪:一作涇川,又名賞溪。在今安徽涇縣。源出旌德縣南,北流至涇縣西入青弋江。
2
兢慎:因害怕而小心警惕。
3
終歲:整年。
4
傾覆:翻船沉沒。下文的“沉淪”義同。
5
平流:平穩(wěn)的水中。平,這里指溪水不掀波。
6
處:地方。
7
聞:說,聽說。

涇溪賞析

詩寫得曲折,理析得透徹。短短的二十八個字中,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妙的生命辨證。 南宋詩人姜夔在總結(jié)前人詩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時,用四個高妙來說明優(yōu)秀作品:“(1)礙而實通曰理高妙;(2)事出意外曰意高妙;(3)寫出幽微,如深潭見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剝落文彩,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倍跑鼹Q的《涇溪》詩正是理高妙的杰作。從表面看,詩的事理是礙而不通的。因為行舟水上,遇險不傾,平流卻覆,似乎不合常理。但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在這不通的現(xiàn)象中,潛藏著大通的本質(zhì)。因為舟是人駕的,舟的載沉,不取決于路的平險,而決定于人的狀況。溪險石危時,人人警惕,,自然安如泰山;平流無石處,容易懈怠,往往舟覆人亡。這,正是杜荀鶴《涇溪》詩析理的高妙之處。

推而廣之,杜荀鶴在這里絕不僅僅說明行船的道理,他也在比擬人事的成敗。歐陽修在《梅圣俞墓志銘》中說:“詩窮而后工”,司馬遷在《太史公自敘》中列舉了文王、孔子、左丘明、屈原、韓非五人遭遇困厄,發(fā)憤著書,終成大器的故事。其中的道理,與《涇溪》詩是完全一致的?!段宕贰ち婀賯餍颉分杏幸痪涿裕骸吧趹n患,亡于安樂?!本渲械摹皯n患”正如涇溪的“險”;句中的“安樂”正如涇溪的“平”;句中的“興”、“亡”正如涇溪的“不聞傾覆”與“沉淪”——水性與人性在此又一次嚴密吻合。 究其載沉原因,比擬人事成敗,有以下四個方面:

(1)懈怠。《吳越春秋》載:吳王夫差興于憂患之時,勵精圖治,打敗了越王勾踐。后來,昧于安樂,怠于治國,最終被越所滅。這個故事正好反映了兢慎則成,懈怠則敗的教訓。韓國著名圍棋國手曹熏鉉對其天才弟子李昌鎬進行評價時斷言:最容易毀掉弟子前程的是自我管理失?。词⒚碌男傅。?。結(jié)果,李昌鎬事事兢慎,如日方中。倒是李昌鎬的對手,怠于人事的聶衛(wèi)平棋圣毀掉了自己的大好河山。這,又是涇溪詩意的精確注解。

(2)麻痹。眾所周知,危險的局面使人警惕,平順的局面促人大意。而失敗的毒素,往往存在于大意之中。陳壽《三國志》記載:蜀漢大將關(guān)羽統(tǒng)兵伐魏,圍困樊城,水淹七軍,兵鋒所指,無不望風披靡。于是,關(guān)羽驕傲起來,放松了對其后路東吳的戒備。結(jié)果,吳將呂蒙襲奪荊州,關(guān)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這說明了大意與麻痹的危害。需知世上無順事,事順則藏險。如果居安不慮危,當然是取敗之道。明乎此,也就能洞悉太平洋戰(zhàn)爭中,美國珍珠港內(nèi)不可一世的太平洋艦隊覆滅的奧秘了。

(3)固步自封。有一位老人說過:“如果和平與繁使人不思進取,固步自封,那么,真正的危險就在其中孕育。”甲午戰(zhàn)爭,泱泱中華大國竟然被彈丸的日本擊敗。原因很簡單,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國力蒸蒸日上;中華自恃地大物博,完全無所作為。兩相比較,勝負的天平自然傾斜。同理,固若金湯的馬其諾防線,擋不住精勇驃悍的納粹雄兵;萬里長城巨大屏障,擋不住北方草原的強大鐵騎;中原漢人的太平夢想,常常被游牧民族攪得滿目瘡痍。安于現(xiàn)狀、固步自封的危險,于此可見。

(4)分裂。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這樣的故事:曹操打敗了袁紹的主力,袁紹病死了。他的兒子和女婿精誠團結(jié),退據(jù)北方。曹操急攻不下,便采用了謀士郭嘉的建議,引兵撤退。危險暫時消失了,曾經(jīng)并肩戰(zhàn)斗的袁家子弟們開始了爭權(quán)奪利。他們自相殘殺起來,結(jié)果是兩敗俱傷。曹軍順勢北進,徹底消滅了袁家的殘余勢力,統(tǒng)一了祖國北方。這個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安樂對人性的毒化作用。危險消失了,人心也就散了,曾經(jīng)有過的齊心協(xié)力、共度時艱的局面不復(fù)存在。試想同舟不共濟,南轅卻北轍,能不遭受滅頂之災(zāi)嗎?

以上四點當然不是問題的全部。但是,已經(jīng)具有觸目驚心的巨大震撼力。在杜荀鶴《涇溪》詩中,過往船只的傾覆出于何種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絕對和平流中的舟人失去兢慎有關(guān)。萬事成功都得緣于進取,大凡失敗莫不是墮志。水如此,人如此;古如此,今如此。誰也不能例外。

今天,我們的國家漸漸強盛,國民的生活漸漸富足,憂患的日子漸漸遠去。但是,歌舞升平的表象里下面,卻洶涌著極其險惡的暗流。東有美日,北有強俄,內(nèi)有臺島,政經(jīng)隱憂……當此希望與憂患并生的時刻,我們重讀《涇溪》詩,其現(xiàn)實的意義不容低估。它能使我們洞察和平背后潛藏的危險,重溫“興于憂患,亡于安樂?!钡墓庞?,理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钡牡览恚勖褡鍙?fù)興的偉岸張力。幫助我們尋找正視挑戰(zhàn),長治久安的治國良策。

這,正是水性與人性的實質(zhì),也是杜荀鶴《涇溪》詩的真正價值。寓含的哲理:告誡人們要居安思危,處盈慮虧,枕戈待旦。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杜荀鶴
杜荀鶴[唐代]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fù)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更多

杜荀鶴的詩(共417首詩)
  • 《送人遊吳》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xiāng)思在漁歌。
    查看譯文
  • 《山中寡婦》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fā)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yīng)無計避征徭。
    查看譯文
  • 《春閨怨》
    朝喜花艷春,暮悲花委塵。
    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
    查看譯文
  • 《春宮怨》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查看譯文
  • 《再經(jīng)胡城縣》
    去歲曾經(jīng)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
    新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
    查看譯文
  • 河陰夜泊憶微之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憶君我正泊行舟,望我君應(yīng)上郡樓。
    萬里月明同此夜,黃河東面海西頭。
  • 寓意詩五首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圍。
    天子建明堂,此材獨中規(guī)。
    匠人執(zhí)斤墨,采度將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
    疾風吹猛焰,從根燒到枝。
    養(yǎng)材三十年,方成棟梁姿。
    一朝為灰燼,柯葉無孑遺。
    地雖生爾材,天不與爾時。
    不如糞土英,猶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陳,重陳令人悲。
    不悲焚燒苦,但悲采用遲。
    赫赫京內(nèi)史,炎炎中書郎。
    昨傳征拜日,恩賜頗殊常。
    貂冠水蒼玉,紫綬黃金章。
    佩服身未暖,已聞竄遐荒。
    親戚不得別,吞聲泣路旁。
    賓客亦已散,門前雀羅張。
    富貴來不久,倏如瓦溝霜。
    權(quán)勢去尤速,瞥若石火光。
    不如守貧賤,貧賤可久長。
    傳語宦游子,且來歸故鄉(xiāng)。
    促織不成章,提壺但聞聲。
    嗟哉蟲與鳥,無實有虛名。
    與君定交日,久要如弟兄。
    何以示誠信,白水指為盟。
    云雨一為別,飛沉兩難并。
    君為得風鵬,我為失水鯨。
    音信日已疏,恩分日已輕。
    窮通尚如此,何況死與生。
    乃知擇交難,須有知人明。
    莫將山上松,結(jié)托水上萍。
    翩翩兩玄鳥,本是同巢燕。
    分飛來幾時,秋夏炎涼變。
    一宿蓬蓽廬,一棲明光殿。
    偶因銜泥處,復(fù)得重相見。
    彼矜杏梁貴,此嗟茅棟賤。
    眼看秋社至,兩處俱難戀。
    所托各暫時,胡為相嘆羨。
    婆娑園中樹,根株大合圍。
    蠢爾樹間蟲,形質(zhì)一何微。
    孰謂蟲之微,蟲蠹已無期。
    孰謂樹之大,花葉有衰時。
    花衰夏未實,葉病秋先萎。
    樹心半為土,觀者安得知。
    借問蟲何在,在身不在枝。
    借問蟲何食,食心不食皮。
    豈無啄木鳥,觜長將何為。
  • 雨中寄張博士籍、侯主簿喜
    韓愈韓愈〔唐代〕
    放朝還不報,半路蹋泥歸。
    雨慣曾無節(jié),雷頻自失威。
    見墻生菌遍,憂麥作蛾飛。
    歲晚偏蕭索,誰當救晉饑。
  • 秋日后
    王建王建〔唐代〕
    住處近山常足雨,聞晴曬曝舊芳茵。
    立秋日后無多熱,漸覺生衣不著身。
  • 感鏡
    韋應(yīng)物韋應(yīng)物〔唐代〕
    鑄鏡廣陵市,菱花匣中發(fā)。
    夙昔嘗許人,鏡成人已沒。
    如冰結(jié)圓器,類璧無絲發(fā)。
    形影終不臨,清光殊不歇。
    一感平生言,松枝樹秋月。

古詩大全

http://m.vip9tm30.com/shici_view_9a3c9d43ac9a3c9d/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