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左丘明

晉人歸楚公子谷臣,與連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
于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
  王送知罃,曰:
“子其怨我乎?
”對(duì)曰:
“二國治戎,臣不才,不勝其任,以為俘馘。
執(zhí)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君之惠也。
臣實(shí)不才,又誰敢怨?
”  王曰:
“然則德我乎?
”對(duì)曰:
“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各懲其忿,以相宥也,兩釋累囚,以成其好。
二國有好,臣不與及,其誰敢德?
”  王曰:
“子歸何以報(bào)我?
”對(duì)曰:
“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
無怨無德,不知所報(bào)。
”  王曰:
“雖然,必告不谷。
”對(duì)曰:
“以君之靈,累臣得歸骨于晉,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
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首;
首其請(qǐng)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
若不獲命,而使嗣宗職,次及于事,而帥偏師以脩封疆,雖遇執(zhí)事,其弗敢違。
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以盡臣禮。
所以報(bào)也!
  王曰:
“晉未可與爭(zhēng)。
”重為之禮而歸之。

楚歸晉知罃譯文

晉人歸楚公子谷臣,與連尹襄谷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晉人把楚國公子谷臣和連尹襄谷的尸首歸還給楚國,以此要求交換知罃。當(dāng)時(shí)荀首已經(jīng)是中軍副帥,所以楚人答應(yīng)了。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對(duì)曰:“二國治戎,臣不才,不勝其任,以為俘馘。執(zhí)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君之惠也。臣實(shí)不才,又誰敢怨?”楚王送別知罃,說:“您恐怕怨恨我吧!”知罃回答說:“兩國興兵,下臣沒有才能,不能勝任自己的任務(wù),所以做了俘虜。君王的左右沒有用我的血來祭鼓,而讓我回國去接受誅戮,這是君王的恩惠啊。下臣實(shí)在沒有才能,又敢怨恨誰?”

王曰:“然則德我乎?”對(duì)曰:“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各懲其忿,以相宥也,兩釋累囚,以成其好。二國有好,臣不與及,其誰敢德?”楚王說:“那么感激我嗎?”知罃回答說:“兩國為自己的國家打算,希望讓百姓得到平安,各自抑止自己的憤怒,來互相原諒,兩邊都釋放被俘的囚犯,以結(jié)成友好。兩國友好,下臣不曾與謀,又敢感激誰?”

王曰:“子歸何以報(bào)我?”對(duì)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無怨無德,不知所報(bào)?!?/span>楚王說:“您回去,用什么報(bào)答我?”知罃回答說:“下臣無所怨恨,君王也不受恩德,沒有怨恨,沒有恩德,就不知道該報(bào)答什么。”

王曰:“雖然,必告不谷?!睂?duì)曰:“以君之靈,累臣得歸骨于晉,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首;首其請(qǐng)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獲命,而使嗣宗職,次及于事,而帥偏師以脩封疆,雖遇執(zhí)事,其弗敢違。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以盡臣禮。所以報(bào)也!楚王說:“盡管這樣,還是一定要把您的想法告訴我?!敝敾卮鹫f:“以君王的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夠帶著這把骨頭回到晉國,寡君如果加以誅戮,死而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下臣,把下臣賜給您的外臣首,首向寡君請(qǐng)求,而把下臣在自己宗廟中誅戮,也死而不朽。如果得不道寡君殺我的命令,而讓下臣繼承宗子的地位,按次序承擔(dān)晉國的軍事,率領(lǐng)偏師(自己軍隊(duì)的謙稱)以治理邊疆,即使碰到君王的文武官員,我也不會(huì)躲避,竭盡全力以至於死,沒有第二個(gè)心念,以盡到為臣的職責(zé),這就是用來報(bào)答於君王的?!?/span>

王曰:“晉未可與爭(zhēng)?!敝貫橹Y而歸之。楚王說:“晉國是不能和它爭(zhēng)奪的?!庇谑蔷蛯?duì)他重加禮遇而放他回去。

楚歸晉知罃注解

1
歸:送還。
2
公子谷臣:楚莊王的兒子。
3
連尹襄老:連尹是楚國官名,襄老是楚國的大臣。連尹、楚國主射之官。
4
求:索取。
5
于是:在這個(gè)時(shí)候。佐中軍;擔(dān)任中軍副帥。
6
治戎:治兵,演習(xí)軍隊(duì)。這里的意思是交戰(zhàn)。
7
馘:割下敵方戰(zhàn)死者的左耳(用來報(bào)功)。這里與“俘”連用,指俘虜。
8
鼓:取血涂鼓,意思是處死。
9
即戮:接受殺戮。
10
懲:戒,克制。
11
忿:怨恨。宥;寬恕,原諒。
12
與及:參與其中,相干。
13
任:擔(dān)當(dāng)。
14
外臣:外邦之臣。臣子對(duì)別國君主稱外臣。
15
宗:宗廟。
16
不獲命:沒有獲得國君允許殺戮的命令。
17
宗職:祖宗世襲的職位。
18
偏師:副帥、副將所屬的軍隊(duì),非主力軍隊(duì)。
19
致死:獻(xiàn)出生命。

楚歸晉知罃簡(jiǎn)析

  楚共王對(duì)知罃(yīng)的句句逼問,知罃都巧妙回答。楚共王因此感嘆“晉未可與爭(zhēng)”,以隆重的禮儀送知罃歸晉。知罃?shù)膶?duì)答也表現(xiàn)了他忠君愛國、對(duì)楚不卑不亢,精神難能可貴。

百度百科

作者簡(jiǎn)介

左丘明
左丘明[先秦]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shí),而年輩稍晚。他是當(dāng)時(shí)著名史家、學(xué)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xiàn)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更多

左丘明的詩(共37首詩)
  • 《曹劌論戰(zhàn)》
      十年春,齊師伐我。
    公將戰(zhàn)。
    曹劌請(qǐng)見。
    其鄉(xiāng)人曰: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劌曰:
    “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
    ”乃入見。
    問:
    “何以戰(zhàn)?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duì)曰: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公曰: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duì)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對(duì)曰:
    “忠之屬也。
    可以一戰(zhàn)。
    戰(zhàn)則請(qǐng)從。
    ”   公與之乘。
    戰(zhàn)于長勺。
    公將鼓之。
    劌曰:
    “未可。
    ”齊人三鼓。
    劌曰:
    “可矣。
    ”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
    劌曰:
    “未可。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
    對(duì)曰:
    “夫戰(zhàn),勇氣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cè)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   (小惠未徧一作“未遍”,通假字)
    查看譯文
  • 《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公從之。
    辭曰: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許之。
      夜縋而出。
    見秦伯曰: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
    焉用亡鄭以陪鄰?
    鄰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晉,何厭之有?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qǐng)擊之。
    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與,不知;
    以亂易整,不武。
    吾其還也。
    ”亦去之。
    查看譯文
  • 《鄭伯克段于鄢/多行不義必自斃》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
    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愛共叔段,欲立之。
    亟請(qǐng)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qǐng)制。
      公曰:
    “制,巖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請(qǐng)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先王之制:
    大都不過參[通三]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
    ”公曰:
    “姜氏欲之,焉辟[通避]害?
    ”對(duì)曰:
    “姜氏何厭[通饜]之有!
    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公曰: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
    公子呂曰:
    “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
    欲與大叔,臣請(qǐng)事之;
    若弗與,則請(qǐng)除之。
    無[通毋]生民心。
    ”公曰:
    “無庸,將自及。
    ”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
    子封曰:
    “可矣,厚將得眾。
    ”公曰:
    “不義不暱(昵),厚將崩。
    ”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夫人將啟之。
    公聞其期,曰:
    “可矣!
    ”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書曰:
    “鄭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通悌],故不言弟;
    如二君,故曰“克”;
    稱鄭伯,譏失教也;
    謂之鄭志。
    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既而悔之。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xiàn)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
    公問之,對(duì)曰: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qǐng)以遺之。
    ”公曰:
    “爾有母遺,繄我獨(dú)無!
    ”潁考叔曰:
    “敢問何謂也?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對(duì)曰:
    “君何患焉?
    若闕[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公從之。
    公入而賦:
    “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姜出而賦:
    “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
    ”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
    “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
    《詩》曰:
    ‘孝子不匱,永錫[通賜]爾類。
    ’其是之謂乎!
    查看譯文
  • 《周鄭交質(zhì)》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
    王貳于虢,鄭伯怨王。
    王曰:
    “無之。
    ”故周鄭交質(zhì)。
    王子狐為質(zhì)于鄭,鄭公子忽為質(zhì)于周。
      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
    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鄭交惡。
      君子曰:
    “信不由中,質(zhì)無益也。
    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zhì),誰能間之?
    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蘊(yùn)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jié)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zhì)?
    《風(fēng)》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查看譯文
  • 《石碏諫寵州吁》
    衛(wèi)莊公娶于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
    美而無子,衛(wèi)人所為賦《碩人》也。
    又娶于陳,曰厲媯。
    生孝伯,蚤死。
    其娣戴媯生桓公,莊姜以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
    有寵而好兵,公弗禁,莊姜惡之。
      石碏諫曰:
    “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
    驕奢淫佚,所自邪也。
    四者之來,寵祿過也。
    將立州吁,乃定之矣;
    若猶未也,階之為禍。
    夫?qū)櫠或?,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
    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yuǎn)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
    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
    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
    君人者,將禍?zhǔn)荹通“事”]務(wù)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
    ”弗聽。
      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
    桓公立,乃老。
    查看譯文
  • 載驅(qū)
    佚名〔先秦〕
    載驅(qū)薄薄,蕈茀朱鞹。
    魯?shù)烙惺?,齊子發(fā)夕。
    四驪濟(jì)濟(jì),垂轡沵々。
    魯?shù)烙惺?,齊子豈弟。
    汶水湯湯,行人彭彭。
    魯?shù)烙惺?,齊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々。
    魯?shù)烙惺帲R了游敖。
  • 穆天子謠
    佚名〔先秦〕
    予歸東土。
    和治諸夏。
    萬民平均。
    吾顧見女。
    比及三年。
    將復(fù)而野。
  • 下武
    佚名〔先秦〕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
    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孝思維則。
    媚茲一人,應(yīng)侯順德。
    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茲來許,繩其祖武。
    于萬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來賀。
    于萬斯年,不遐有佐。
  • 終風(fēng)
    佚名〔先秦〕
    終風(fēng)且暴,顧我則笑,謔浪笑敖,中心是悼。
    終風(fēng)且霾,惠然肯來,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終風(fēng)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則嚏。
    曀曀其陰,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則懷。
  • 日月
    詩經(jīng)詩經(jīng)〔先秦〕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
    胡能有定?
    寧不我顧。
    日居月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
    寧不我報(bào)。
    日居月諸,出自東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
    胡能有定?
    俾也可忘。
    日居月諸,東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
    報(bào)我不述。

古詩大全

http://m.vip9tm30.com/shici_view_9a46de43ac9a46de/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