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歐陽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
問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遠。
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
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
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顧而樂之。
于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
  滁于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輝、姚鳳于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
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guān),欲求輝、鳳就擒之所。
而故老皆無在也,蓋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內(nèi)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shù)?
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
向之憑恃險阻,鏟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
欲問其事,而遺老盡矣!
  今滁介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見外事,而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養(yǎng)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掇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
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
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fēng)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
遂書以名其亭焉。

豐樂亭記譯文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遠。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于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我擔(dān)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覺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詢問泉水的發(fā)源地,就在距離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處。它的上面是豐山,高聳地矗立著;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潛藏著;中間有一股清泉,水勢洶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愛這里的風(fēng)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鑿開石頭,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這美景中往來游樂。

滁于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輝、姚鳳于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guān),欲求輝、鳳就擒之所。而故老皆無在也,蓋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內(nèi)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shù)?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憑恃險阻,鏟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欲問其事,而遺老盡矣!滁州在五代混戰(zhàn)的時候,是個互相爭奪的地區(qū)。過去,太祖皇帝曾經(jīng)率領(lǐng)后周兵在清流山下?lián)魸⒗罹暗氖迦f軍隊,在滁州東門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將皇甫暉、姚鳳,就這樣平定了滁州。我曾經(jīng)考察過滁州地區(qū)的山水,查核過滁州地區(qū)的圖籍,登上高山來眺望清流關(guān),想尋找皇甫暉、姚鳳被捉的地方。可是,當(dāng)時的人都已經(jīng)不在,大概是天下太平的時間長久了。自從唐朝敗壞了它的政局,全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們?nèi)计饋頎帄Z天下,到處都是敵對的政權(quán),哪能數(shù)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現(xiàn),全國就統(tǒng)一了。以前的憑靠險要的割據(jù)都被削平消滅。在一百年之間,靜靜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問問那時的情形,可是留下來的老年人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

今滁介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見外事,而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養(yǎng)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如今,滁州處在長江、淮河之間,是乘船坐車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著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飯,歡樂地過日子,一直到死。有誰曉得這是皇帝的功德,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滋潤化育到一百年的長久呢!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fēng)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我來到這里,喜歡這地方僻靜,而政事簡單,又愛它的風(fēng)俗安恬閑適。在山谷間找到這樣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來游玩,抬頭望山,低首聽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鮮花,夏天在茂密的喬木乘涼,刮風(fēng)落霜結(jié)冰飛雪之時,更鮮明地顯露出它的清肅秀美,四時的風(fēng)光,無一不令人喜愛。那時又慶幸遇到民眾為那年谷物的豐收成熟而高興,樂意與我同游。于是為此根據(jù)這里的山脈河流,敘述這里風(fēng)俗的美好,讓民眾知道能夠安享豐年的歡樂,是因為有幸生于這太平無事的時代。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宣揚皇上的恩德,和民眾共享歡樂,這是刺史職責(zé)范圍內(nèi)的事。于是就寫下這篇文章來為這座亭子命名。

豐樂亭記注解

1
明年:第二年,即慶歷六年。
2
問諸滁人:向滁人打聽泉水的出處。諸,兼詞,之于。
3
聳然而特立:高峻挺拔地矗立著。聳然,高聳的樣子。特,突出。
4
窈然:深幽的樣子。
5
滃然:水勢盛大的樣子。
6
俯仰:這里為環(huán)顧的意思。
7
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
8
干戈:古代兵器,此指戰(zhàn)爭。
9
周:指五代時后周。
10
李景:即李璟,南唐的中主。
11
清流山:在今滁州城西南。
12
圖記:指地圖和文字記載。
13
清流之關(guān):在滁州西北清流山上,是宋太祖大破南唐兵的地方。
14
勝:盡。
15
及:等到。
16
圣人出而四海一:指宋太祖趙匡胤統(tǒng)一天下。
17
向:從前。
18
遺老:指經(jīng)歷戰(zhàn)亂的老人。
19
舟車商賈:坐船乘車的商人。
20
畎:田地。
21
樂生送死:使生的快樂,禮葬送死?!梆B(yǎng)生者不足以當(dāng)大事,惟送死可以當(dāng)大事。滋潤教化。
22
事簡:公務(wù)簡單。
23
掇幽芳而蔭喬木:春天采摘清香的花草,夏天在大樹蔭下休息。掇,拾取。蔭,蔭庇,乘涼。
24
刻露:清楚地顯露出來。
25
歲物:收成。
26
刺史:官名,宋人習(xí)慣上作為知州的別稱。歐陽修此時為滁州知州,根據(jù)習(xí)慣自稱為刺史。
27
名:起名,命名。

豐樂亭記賞析

  寫于慶歷六年(1046)。所謂“慶歷新政”,僅經(jīng)過一年多時間,就在慶歷五年春宣告失敗,執(zhí)政大臣杜衍、范仲淹等相繼被斥逐。歐陽修因上書為他們辯護,也被捏造罪名,貶于滁州。滁州五代時為爭戰(zhàn)之地,備受破壞,經(jīng)過宋初近百年的休養(yǎng)生息,已初步恢復(fù)元氣。州西南瑯琊山為游覽勝地,歐陽修政事之暇,頗喜尋幽訪勝,辟地筑亭。此文除記述建豐樂亭的經(jīng)過及與滁人共游之樂外,還描繪了滁州從戰(zhàn)亂到和平的變遷,從而寄托了安定來之不易,應(yīng)予珍惜的命意。

  無論是記述還是描繪,全文都是圍繞“樂”而寫:建亭取名為神經(jīng)是思樂;與滁人共游為“樂”,是享樂。樂在亭中,樂在山川,樂在和平安定的歲月。

  歐陽修的散文,語言簡潔,含義深遠。全篇不足500字,卻多角度、深層面地寫出了“豐樂亭”的“樂”意。

  處地之“樂”——自然與創(chuàng)造。

  歐陽修能夠在滁州飲到甘甜的泉水,賞到優(yōu)美的景致,都是大自然所賜,當(dāng)然樂;看景致,僅在距滁州百步的地方,上有“聳然而特立”的“豐山”,下有“窈然而深藏”的“幽谷”,中有“滃然而仰出”的“清泉”,能不樂?樂是樂,但作者不想只得一時之樂,也不愿獨享其樂,于是在自然賜“樂”的基礎(chǔ)上,又用人力去創(chuàng)造“樂”,去豐富“樂”——“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真可謂是由“樂”而造亭,由亭而生“樂”,“樂”何其多,人“豐樂”,亭也就叫“豐樂亭”了

  處時之“樂” ——機遇與幸運。

  只有“樂”之地不能成就其“樂”,還必須處在“樂”之時。而作者和滁州百姓,正巧碰見了這“樂”時,這“樂”的機遇,能不感覺幸運嗎?作者寫處時之“樂”,是從四個方面來寫的。一是“樂”之久。滁州在五代時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沒有什么安定可言,而宋太祖趙匡胤“嘗以周師”平定此地。到了作者所處的時代,再想去尋戰(zhàn)爭的遺跡,也已經(jīng)不可得,因為“故老皆無在也”,“天下之平久矣”,百姓“休養(yǎng)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二是“樂”之源。遠源是“唐失其政,海內(nèi)分裂,豪杰并起而爭”,近源則是“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說白了,這“樂”之源其實就是大宋皇帝,是他使得“向之憑恃險阻,鏟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三是“樂”之況。既然處于“樂”之地,“樂”之時,那百姓到底是怎么個“樂”法呢?看吧,“今滁介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見外事,而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用現(xiàn)代一點的詞語表達,就是“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生老病死,順其自然,一派田園風(fēng)光”,于是作者“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多么愜意呀!這是想當(dāng)年陶淵明連做夢都想過的生活,現(xiàn)在讓宋朝的歐陽修和滁州百姓過上了,這種“樂”,局外人怎么能體會得到呢?四是“樂”之思。人常說:飲水思源。既然嘗到了“樂”的甜頭,那就一邊“樂”,一邊思——讓百姓“知上之功德”,“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而作者更沒有忘記“宣上恩德”是自己的職責(zé)。在“樂”的過程中,讓百姓思德報恩,懂得這“樂”來之不易,應(yīng)當(dāng)加倍珍惜,以擁護趙宋王朝。這也是本文的深層內(nèi)涵。

  處人之“樂”——井然與融洽。

  作者歐陽修時為滁州刺史,是朝廷命官,如果他只知道自己享“樂”,自己陶醉于山水之間,沉迷于美景之中,那就不是真正的“樂”。真正的“樂”在老百姓那里,在于民風(fēng)民俗民愿民心,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與民同樂”。歐陽修深知這一點,因此,他體察民情,關(guān)心百姓疾苦,將滁州治理得井然有序,與百姓相處和諧,關(guān)系融洽,于是他才得情致,“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百姓喜歡與自己游,那怎么能不“樂”個痛快,“樂”個天翻地覆呢?

  這篇散文,融記敘、議論、抒情和描寫于一體,以“樂”開篇,以“樂”終結(jié),“樂”貫串始終,景怡人,情動人,理啟人。他的《醉翁亭記》讓人跟著“醉”,他的《豐樂亭記》讓人跟著“樂”,真不愧為傳世的姊妹篇呀。當(dāng)然,還必須認識到,這兩篇散文都間接地、含蓄地抒發(fā)了作者“樂”與“醉”之中的憤郁和不平。

豐樂亭記評析

  本文名為“記豐樂亭”,實際上作者卻用了較多的篇幅,通過今昔對比的手法歌頌了當(dāng)時的“太平盛世”。盡管北宋前期的局勢還遠遠比不上以前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但從結(jié)束了唐末開始形成的戰(zhàn)亂紛爭的割據(jù)局面這一點來說,還是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的。作者雖把這種安定局勢的形成歸功于“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但是,他能同情并謳歌滁州百姓的“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的安閑生活,確實有積極意義的。同時,我們還應(yīng)注意到,本文是在歐陽修被貶后寫出的。當(dāng)他在宦海失意,地位一落千丈時,還能處之泰然,從中可以看到他的胸襟是何等開闊!

  文中寫景的地方有兩處。開頭介紹清泉附近的環(huán)境,作者用了簡練的語言概括出“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在第三段中,作者描繪游客們在一年四季中的不同感受時,只用了“掇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霜冰雪,刻露清秀”寥寥十五個字,其用字之節(jié)省真令人拍案叫絕。對于這一點,我們可參看后面的《醉翁亭記》,便可悟出其中的奧妙。

  此外,本文充分反映了作者真摯而深厚的感情。他身為地方長官,能在百忙中“與滁人往游其間”,“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正體現(xiàn)了他“與民同樂”的愛民思想。其主要政治思想體現(xiàn)在“而與滁人往游其間”“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中。

豐樂亭記名句

  在這篇散文中,最有深意、最能引起時人和后人共鳴的句子就是:“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币簿褪钦f,百姓必須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夠在豐年過上幸??鞓返纳睿且驗樘煜潞推桨捕?,沒有戰(zhàn)事,因此應(yīng)該倍加珍惜。無論哪朝哪代,老百姓最盼望的就是沒有戰(zhàn)爭,國家和平安定,因為這是幸福生活的根源。所以,一定要珍惜這種生活,消除不利于和平安定的負面因素。

豐樂亭記延伸

  稍后于歐陽修的著名文學(xué)家蘇軾,在他的《教戰(zhàn)守策》一文中寫到了人民的安樂生活,但他有自己的憂慮:“天下既定,則卷甲而藏之。數(shù)十年之后,甲兵頓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樂;卒有盜賊之警,則相與恐懼訛言,不戰(zhàn)而走?!碧K軾居安思危,在和平安定的年代,想到國家和人民所存在的不利因素,這當(dāng)然與他生活的社會背景有關(guān),但也表現(xiàn)了他的遠見卓識。清朝乾嘉年間著名學(xué)者洪亮吉,在他的一篇題為《治平篇》的文章中,也寫到了處于安定時代人民的快樂,但同時他又發(fā)現(xiàn)了新的問題:“人未有不樂為治平之民者也,人未有不樂為治平既久之民者也。治平至百余年,可謂久矣。然言其戶口,則視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視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視百年、百數(shù)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眹野捕?,人民安居樂業(yè),是人心所向,但人口卻會因此增加,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這種見解獨到而可貴。其實,不論是蘇軾,還是洪亮吉,他們和歐陽修的觀點從根本上講是一致的,也就是要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想方設(shè)法使其保持久長。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歐陽修
歐陽修[宋代]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更多

歐陽修的詩(共1714首詩)
  • 《畫眉鳥》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查看譯文
  • 《戲答元珍》
    春風(fēng)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xiāng)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查看譯文
  • 《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
    楚色窮千里,行人何苦賒。
    芳林逢旅雁,候館噪山鴉。
    春入河邊草,花開水上槎。
    東風(fēng)一樽酒,新歲獨思家。
    查看譯文
  • 《豐樂亭游春》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查看譯文
  • 《采桑子》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查看譯文
  • 嚴江舟次·煙弄晨光雨弄梅
    劉子寰劉子寰〔宋代〕
    煙弄晨光雨弄梅,浦痕微漲認潮來。
    棹隨纖道青蘆折,路入漁家碧草開。
    指點水程期買酒,追尋古跡謾登臺。
    歸舟不共商人載,便覺新詩得細裁。
  • 黃州竹樓呈謝國正
    戴復(fù)古戴復(fù)古〔宋代〕
    每日黃堂事了時,一心惟恐上樓遲。
    發(fā)揮天地讀周易,管領(lǐng)江山歌杜詩。
    切戒吏來呈簿歷,常邀客至共琴棋。
    風(fēng)流太守誰其似,半似元之半牧之。
  • 壽馬裕齋觀文·右東山,二章,章四句
    陳著陳著〔宋代〕
    鳳凰于飛,出自幽谷。
    載好其音,集于灌木。
  • 次韻感·種萱欲遣憂
    黃庭堅黃庭堅〔宋代〕
    種萱欲遣憂,叢薄空自綠。
    洗心日三省,人亦不我榖。
    誰能書窗下,草玄抱幽獨。
    首藐官不遷,校書漢天祿。
    身當(dāng)萬戶侯,鼓吹擁部曲。
    解佩著犀渠,張弓插雕服。
    何時李將軍,射獵出上谷。
  • 春日·冷餅細生菜
    陸游陸游〔宋代〕
    冷餅細生菜,老翁殊未衰。
    仍尋舊旛勝,一笑伴諸兒。

古詩大全

http://m.vip9tm30.com/shici_view_9a475b43ac9a475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