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張翥

雁飛渡江謀稻梁,江人趁熟亦渡江。
雁下江中唼蘋藻,人饑盡屬江中央。
天長水闊羅網(wǎng)多,無衣無食可奈何?
人聲未斷雁聲起,棄兒呱呱道傍死。
不見雁春還北飛,人今去此將何之。
嘆息人窮不如鳥,何日相隨如雁歸。

人雁吟譯文

作者簡(jiǎn)介

張翥
張翥[元代]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shí)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diào)官杭州,又有機(jī)會(huì)隨仇遠(yuǎn)學(xué)習(xí),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shí)間隱居揚(yáng)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xué)士承旨。 更多

張翥的詩(共245首詩)
  • 《人雁吟》
    雁飛渡江謀稻梁,江人趁熟亦渡江。
    雁下江中唼蘋藻,人饑盡屬江中央。
    天長水闊羅網(wǎng)多,無衣無食可奈何?
    人聲未斷雁聲起,棄兒呱呱道傍死。
    不見雁春還北飛,人今去此將何之。
    嘆息人窮不如鳥,何日相隨如雁歸。
    查看譯文
  • 《踏莎行·芳草平沙》
    芳草平沙,斜陽遠(yuǎn)樹,無情桃葉江頭渡。
    醉來扶上木蘭舟,將愁不去將人去。
    薄劣?xùn)|風(fēng),夭斜落絮,明朝重覓吹笙路。
    碧云紅雨小樓空,春光已到銷魂處。
    查看譯文
  • 《陌上花·有懷》
    關(guān)山夢(mèng)里,歸來還又、歲華催晚。
    馬影雞聲,諳盡倦郵荒館。
    綠箋密記多情事,一看一回腸斷。
    待殷勤寄與,舊游鶯燕,水流云散。
    滿羅衫是酒,香痕凝處,唾碧啼紅相半。
    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誰暖?
    不成便沒相逢日,重整釵鸞箏雁。
    但何郎,縱有春風(fēng)詞筆,病懷渾懶。
    查看譯文
  • 《摸魚兒·送春》
    漲西湖、半篙新雨,麯塵波外風(fēng)軟。
    蘭舟同上鴛鴦浦,天氣嫩寒輕暖。
    簾半卷,度一縷、歌云不礙桃花扇。
    鶯嬌燕婉。
    任狂客無腸,王孫有恨,莫放酒杯淺。
    垂楊岸、何處紅亭翠館?
    如今游興全懶。
    山容水態(tài)依然好,惟有綺羅云散。
    君不見,歌舞地,青蕪滿目成秋苑。
    斜陽又晚,正落絮飛花,將春欲去,目斷水天遠(yuǎn)。
    查看譯文
  • 《行香子·謝董糟丘》
    謝董糟丘。
    罷醉鄉(xiāng)侯。
    更開除、從事青州。
    長瓶盡臥,大白休浮。
    本欲成歡,翻引病,不銷愁。
    今日空喉。
    明日扶頭。
    甚竇中、甕下堪羞。
    客應(yīng)*斷,婦不須謀。
    指水為言,山作誓,有盟鷗。
    查看譯文
  • 浣溪沙·月色都輸此夜看
    王惲王惲〔元代〕
    月色都輸此夜看。
    人心偏處即多慳。
    碧云吹恨滿瑤天。
    盡著冰壺涼世界,故將陰巧妒嬋娟。
    桂香和露溫幽彈。
  • 神光燦·贈(zèng)趙先生
    譚處端譚處端〔元代〕
    趙仙入道,猛烈投玄,割除頓悟浮華。
    對(duì)境修持,不若火長蓮花。
    予今誠言少付,遇戈矛、寬納教他。
    若有病,便庵中如死,也莫還家。
    常效如斯堅(jiān)志,管圣賢暗里,照鑒無差。
    火滅煙消,靈腑自吐黃芽。
    無私性停命住,意心清、玉結(jié)丹砂。
    功行滿,赴蓬萊鶴引,彩仗云霞。
  • 霜角王陵夕照
    張可久張可久〔元代〕
    暮蟬聲咽。
    幾樹白楊葉。
    細(xì)看云嵐舊隱,遺廟在、表忠烈。
    翌結(jié)。
    弓劍冗。
    苔花碑字滅。
    遠(yuǎn)水殘陽西下,今人見、古時(shí)月。
  • 遂初堂
    楊維楨楊維楨〔元代〕
    鶯之湖兮清且腴,溉我田疇兮舄鹵為畬。
    出有航兮食有魚。
    歸歟歸歟,我親我娛。
    親雖逝兮,我心在廬。
    遂吾遂兮,我心之初遂兮,烏知其余?
  • 江南詞
    方行方行〔元代〕
    暖風(fēng)晴嬌杜若洲,沙頭狂客系蘭舟。
    采蘋多少江南女,搖蕩春光不自由。

古詩大全

http://m.vip9tm30.com/shici_view_9a4d7343ac9a4d7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