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新華字典>L>lun>>綸是什么意思

綸怎么讀

拼音:lúnguān

注音:ㄌㄨㄣˊ,ㄍㄨㄢ

筆順讀寫:撇折、撇折、提、撇、捺、撇、豎彎鉤

綸的筆順

hao86教你查字典:拼音查字法先查音序l聲母,再找音節(jié)un韻母,聲中找綸(guān)字對應(yīng)頁碼到該頁即可; 部首查字法先查字部首,再查畫找到字和與之對應(yīng)頁碼到該頁即可.

綸的部首:
綸的筆畫數(shù): 7
綸的結(jié)構(gòu): 左右
綸的繁簡對應(yīng):
綸的五筆: XWXN
綸的五行:
綸的部外筆畫: 4
綸的吉兇寓意:
綸的統(tǒng)一碼: 7EB6
綸的倉頡: VMOP
綸的鄭碼: ZORR
綸的四角: 28112
綸的電碼: 4858
綸的區(qū)位: 3458
筆順編號: 5513435
姓名學(xué):
英語翻譯: green silk thread or tassel
異體字: ??
綸是什么意思
綸字基本解釋

1. 釣魚用的線:垂綸。

2. 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絲帶。

3. 現(xiàn)用作某些合成纖維的名稱:錦綸。滌綸。

1. 〔綸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2. (綸)

綸字詳細(xì)解釋

名詞

(1) 用青絲帶做的頭巾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巍?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又如:綸羽(頭戴綸巾,手執(zhí)羽扇。多形容飄逸瀟灑或儒雅風(fēng)流的風(fēng)度)

(3) 昆布 。如:綸布(昆布。海藻類植物。可供食用、藥用)

(4) 另見lún

名詞

(1) (形聲。從糸(),表示與線絲有關(guān),侖(lún)聲。本義:青絲綬帶,古代官吏系印所用)

(2) 同本義

綸,青絲綬也?!墩f文》。按,秦漢百石官佩此綬,非經(jīng)緯織成,但合青絲繩辮糾之者,所謂宛轉(zhuǎn)繩也。

其出如綸?!抖Y記·緇衣》。注:“今有秩嗇夫所佩也?!?/p>

五兩之綸?!斗ㄑ浴ば⒅痢?。注:“如青絲繩也?!?/p>

(3) 又如:綸巾(古時(shí)以青絲帶編成的頭巾);綸連(由絲綬編結(jié)而成的網(wǎng)狀物);綸組節(jié)約(古時(shí)葬禮以絲綿裹尸,再以絲帶纏束)

(4) 釣魚竿上的絲線

翠綸桂耳,反所以失魚?!段男牡颀垺で椴伞?/p>

(5) 又如:綸返(收回釣絲);綸竿(釣魚竿)

(6) 合成纖維 。如:錦綸;滌綸;綸組(絲綿)

(7) 指帝王的詔書旨意 。如:綸旨(圣旨);綸言(帝王詔令的代稱);綸命(天子的詔命);綸書(詔書);綸章(詔書)

(8) 通“倫”。倫理 。如:綸理(倫理)

(9) 地名 。春秋虞邑。在今河南省虞城縣東南三十里

(10) 姓

動(dòng)詞

(1) 整理絲線

之子于釣,言論之繩?!对姟ば⊙拧げ删G》

(2) 又如:綸經(jīng)(經(jīng)綸。整理絲縷)

(3) 治理

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與朱元思書》

(4) 又如:經(jīng)綸(籌畫治理)

(5) 另見guān

綸字康熙字典

綸【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力迍切《集韻》《韻會(huì)》龍春切,??音倫?!墩f文》靑絲綬也?!夺釢h·輿服志》百石靑紺綸,一采宛轉(zhuǎn)繆織,長丈二尺。

《廣韻》絲綸?!夺屆肪],倫也,作之有倫理也?!兑住ね拓浴肪右越?jīng)綸?!妒琛肪]謂綱也,以織綜經(jīng)緯。《禮·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妒琛肪]麤於絲?!夺釢h·章帝紀(jì)》吹綸絮?!对]》綸似絮而細(xì)。

《易·繫辭》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夺屛摹肪┓吭疲壕],知也。王肅云:綸,纏裹也。荀云:綸,跡也。

《詩·小雅》之子于釣,言綸之繩?!秱鳌肪],釣繳也。

《莊子·齊物篇》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兑袅x》綸,琴瑟絃也。

草名?!稜栄拧め尣荨肪]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恫┪镏尽肪]似宛轉(zhuǎn)繩。

姓。《魏志》孫文懿臣綸直。

地名?!蹲髠鳌ぐг辍酚菟检妒瞧拗远Γ刂T綸?!对]》綸,虞邑。

《集韻》盧昆切,音論。義同。

《廣韻》古頑切《集韻》姑頑切,??音鰥。靑絲綬。《北堂書鈔》晉紀(jì)云:王敦欲伐甘卓,遣使送白綸巾與卓,卓不取。

謝萬著白綸巾?!墩滞ā肪]巾,巾名。世傳孔明軍中嘗服之。俗作??

《韻補(bǔ)》葉閭員切?!兜啦亍ぴ几琛伏S庭戊巳無流源,徹通五藏十二綸。

綸字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綸【卷十三】【糸部】

靑絲綬也。從糸侖聲。古還切

說文解字注

(綸)糾靑絲綬也。各本無糾字。今依西都賦李注、急就篇顏?zhàn)⒀a(bǔ)。糾、三合繩也。糾靑絲成綬、是爲(wèi)綸。郭璞賦云。靑綸競糾。正用此語。緇衣注曰。綸、今有秩、嗇夫所佩也。釋艸。綸似綸。郭曰。今有秩、嗇夫所帶糾靑絲綸。法言。五?之綸。李軌云。綸、糾靑絲綬也。今本法言改糾爲(wèi)如。不可通矣。攷輿服志。乘輿黃赤綬。諸侯王赤綬。諸國貴人相國皆綠綟綬。公侯將軍紫綬。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靑綬。千石、六百石黑綬。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黃綬。百石靑紺綸。一采宛轉(zhuǎn)繆織。長丈二尺。按繆卽糾字。自黃綬以上、綬之廣皆尺六寸。皆計(jì)其首。首多者系細(xì)。首少者系粗。皆必經(jīng)緯織成。至百石而不計(jì)其首。合靑絲繩辮織之。有經(jīng)無緯。謂之宛轉(zhuǎn)繩。若今人用絲繩如箸粗爲(wèi)帶者也。緇衣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小雅曰。之子于釣。言綸之繩。召南曰。其釣維何。維絲伊緍。傳云。緍、綸也。綸之繩猶言糾之繩矣。後人用以代經(jīng)論字。遂使其義不傳。從糸。侖聲。古還切。古音在十三部。

綸的方言集匯

◎ 粵語:gwan1 leon4

綸的字源演變

別人正在查的字

http://m.vip9tm30.com/zi_view_9b828443ac9b8284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