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新華字典>H>han>>漢是什么意思

漢怎么讀

拼音:hàn

注音:ㄏㄢˋ

筆順讀寫:點、點、提、橫撇/橫鉤、捺

漢的筆順

hao86教你查字典:拼音查字法先查音序h聲母,再找音節(jié)an韻母,聲中找漢(hàn)字對應頁碼到該頁即可; 部首查字法先查字部首,再查畫找到字和與之對應頁碼到該頁即可.

漢的部首:
漢的筆畫數: 5
漢的結構: 左右
漢的繁簡對應:
漢的五筆: ICY
漢的部外筆畫: 2
漢的吉兇寓意:
漢的統(tǒng)一碼: 6C49
漢的倉頡: EE
漢的鄭碼: VXS
漢的四角: 37140
漢的電碼: 3352
漢的區(qū)位: 2626
筆順編號: 44154
姓名學: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英語翻譯: Chinese people; Chinese language
異體字: ??????
漢是什么意思
漢字基本解釋

(1)(名)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劉邦haO86.com所建。參看〔西漢〕、〔東漢〕。

(2)(名)后漢。

(3)(名)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所建的政權(13601363)。

(4)(名)漢族:~人|~語。

(5)(名)男子:老~|好~|英雄~|彪形大~。

(6)(名)指銀河:銀~。

漢字詳細解釋

名詞

(1) (形聲。從水難(省去隹)聲。音熯。本義:水名。即漢水)

(2) 同本義,又叫漢江,長江的最大支流

漢, 漢水也。上流曰漾?!墩f文》

徐偃王處 漢東。——《韓非子·五蠹》

達于漢陰?!读凶印珕枴?/p>

漢之陰。

收眾漢南。——《資治通鑒》

(3) 又如:漢女(傳說中的漢水女神);漢津(漢水);漢陰(漢水南岸。水南岸背太陽叫陰,水北岸面太陽叫陽);漢渚(漢水水邊;漢水)

(4) 銀河。也稱云漢、銀漢、天漢

星漢燦爛?!懿佟恫匠鲩T夏門行》

(5) 又如:漢沂(銀河邊);漢清(即清漢,天河)

(6) 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共歷24帝,統(tǒng)治406年

匈奴留 漢使?!稘h書·李廣蘇建傳》

不知有漢。——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其實漢賊?!顿Y治通鑒》

廢漢自立。

(7) 又如:漢宇(漢室。指漢朝。也稱漢家);漢軍(漢朝的軍隊;元、清時稱以漢人編成的軍隊);漢風(漢代的威風或詩風);漢唐(漢代和唐代。因兩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故常常并稱)

(8) 民族名。漢族的簡稱 。如:漢民族(即漢族);漢禮(漢族禮儀)

(9) 漢族人 。如:漢軍旗(漢族依照滿洲兵制編入漢軍各旗的人);漢旅(漢人軍隊);漢兒(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對漢人的稱呼)

(10) 男子的俗稱 。如:醉漢(喝醉了的男子);單身漢(沒有妻子的人);莽漢(粗魯冒失的男子);老漢;壯漢

(11) 國名

(12) (公元 221—263)三國之一。史稱季漢,又稱蜀漢。劉備所建

(13) (公元 304—329)東晉十六國之一。西晉時劉淵稱漢,后改為趙,史稱前趙

(14) (公元311—347)東晉十六國之一。西晉時李雄稱帝,國號成,至李壽時,改號為漢,史稱成漢,也稱后蜀

(15) (公元917—971)五代十國之一。劉隱稱帝,國號漢,史稱南漢

漢字康熙字典

漢【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古文〕???《唐韻》呼旰切《集韻》虛旰切《韻會》《正韻》虛汗切,??音熯。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天河也。《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妒酚洝ぬ旃贂窛h者,亦金之散氣?!稉P泉·物理論》漢,水之精也。《詩·大雅》倬彼雲漢。

漢中,郡名,秦惠王置?!稄V輿記》今爲漢中府。

漢口,地名?!稄V輿記》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

州名,屬成都府?!俄崟窛h屬廣漢郡,唐置州。

半漢,形容之辭。《張衡·南都賦》天馬半漢。

《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

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孫穆·雞林類事》。

《集韻》他干切,音攤。太歲在申曰汭漢。亦作涒灘。

《韻補》葉詩建切,音扇?!斗睔J賦》長唐虎圈,迴望曼衍。槃旋岹嶢,上刺雲漢。

漢字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漢【卷十一】【水部】

漾也。東爲滄浪水。從水,難省聲。?,古文。呼旰切〖注〗臣鉉等曰:從難省,當作堇。而前作相承去土從大,疑兼從古文省。

說文解字注

(漢)漾也。尙書某氏傳曰。泉始出山爲漾。按漾言?微漢言其盛也。蕭何曰。語曰天漢。其名甚美。東爲滄浪水。禹貢文。水經曰。沔水又東過鄖縣南。又東北流。又屈東南、過武當縣東北。注曰??h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名滄浪洲。庾仲雍漢水記謂之千齡洲。非也。是世俗語譌。音與字變矣。地記曰。水出荊山。東南流爲滄浪之水。余按禹貢言又東爲滄浪之水。不言過而言爲者、明非他水決入也。葢漢、沔水自下有滄浪通稱爾。纏絡鄢郢。地連紀鄀。咸楚都矣。漁父歌之。不違水地。玉裁按鄭注尙書滄浪之水、言今謂夏水來同。故世變名焉。本未嘗謂他水決入。若地記云出荊山。是他水決入矣。從水。難省聲。按??難暵字從??聲。則??下亦云??聲是矣。難省聲葢淺人所改。不知文殷元寒合韻之理也。呼旰切。十四部。

漢的方言集匯

◎ 粵語:hon3

漢的字源演變

http://m.vip9tm30.com/zi_view_9b86f243ac9b86f2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