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書〉說明;解釋。
(2)(名)【hao86.com好工具】真理。
動詞
(1) (形聲。從言,全聲。本義:詳細(xì)解釋,闡明事理)
(2) 同本義
詮,具也?!墩f文》
釋言曰詮。——《通俗文》
就也。詮言者謂譬類人事相解喻也。——《淮南子·詮言》注
(3) 又如:詮言(闡明事物意義、詮釋人世真理的言論);詮證(依據(jù)事實加以解說);詮疏(詮釋疏解);詮明(解釋、說明);詮旨(闡明要旨);詮表(解釋與表達(dá));詮發(fā)(解釋發(fā)明)
(4) 通“銓”。權(quán)衡;考慮;比較 。如:詮度(權(quán)衡度量);詮較(權(quán)衡比較);詮訂(評判考訂);詮評(評議);詮筆(評判文章的優(yōu)劣);詮量(評判衡量);詮藻(品評;衡量)
(5) 通“銓”。選擇 。如:詮錄(選擇錄用);詮授(選授官職);詮簡(選拔);詮揀(選擇)
名詞
(1) 道理;事物的規(guī)律
發(fā)必中詮,言必合數(shù)?!痘茨献印?/p>
一品之中,略以世代為先后,不以優(yōu)劣為詮次?!妿V《詩品》
(2) 又如:詮次(次第;層次。也指選擇和編排);詮序(有條理有次序);詮補(編次和補齊)
詮【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此緣切《集韻》《韻會》逡緣切《正韻》且緣切,音銓?!墩f文》具也?!队衿分蝸y之體也。《廣韻》平也?!额惼窊裱砸病?/p>
又解喩也?!稌x書·武陔傳》文帝數(shù)與詮論。《音義》謂具說事理也。《書·傅縡傳》言爲(wèi)心使,心受言詮?!秴窃酱呵铩肺┓蜃釉徦沽x也?!对]》擇言也?!抖鸥Αで锶赵亼言姟芬潞窒虮w詮。
又《淮南子·詮言訓(xùn)註》詮,就也。就萬物之指,以言其徵,事之所謂,道之所依也。
又《金史·選舉志》凡會試,詮讀官二員。
說文解字
詮【卷三】【言部】
具也。從言全聲。此緣切
說文解字注
(詮)具也。淮南書有詮言訓(xùn)。高注曰。詮、就也。就萬物之指以言其徵。事之所謂。道之所依也。故曰詮言。欠部欥下曰。詮?也。然則許意。謂詮解。從言。全聲。此緣切。十四部。
詮的方言集匯
◎ 粵語:cyu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