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xì)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
1.由地底噴出 的泉水。
2.瀵水,(hao86.com好工具)水名。在山西。
動(dòng)詞
(1) 水由地面下噴出漫溢
有水涌出,名曰神瀵。——《列子·湯問》
(2) 又如:瀵泉(陜西把從地層深處噴出地表的水叫做瀵泉)
瀵【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7畫
《唐韻》《集韻》《韻會(huì)》方問切,音糞。水名。《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妒琛肺?,猶底也。言其源出于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端?jīng)注》南瀵水,出汾隂縣南。
又神瀵,出終北國?!读凶印珕柶方K北國有山,名壷領(lǐng),狀如甔甀,頂有口,名曰滋穴,有水湧出,名曰神瀵,臭過椒蘭,味同醪醴。
又《集韻》普悶切,音噴。義同。
又《廣韻》匹問切《集韻》芳問切,湓去聲。水浸也。《郭璞·江賦》翹莖瀵蘂。
說文解字
瀵【卷十一】【水部】
水浸也。從水糞聲?!稜栄拧吩唬骸板蟪鑫蚕??!狈絾柷?/p>
說文解字注
(瀵)水漫也。漫各本作浸。今依集韻訂。說文水部無漫。當(dāng)作曼。曼者、引也。瀵者、水之引而愈出也。曼瀵聲類相近。從水。聲。讀若粉。方問切。廣韻匹問切。十三部。爾雅曰。瀵大出尾下。釋水文。郭云。今河?xùn)|汾陰縣有水口如車輪。濆沸涌出。其深無限。名之曰瀵。郃陽縣復(fù)有瀵。亦如之。相去數(shù)里。而夾河河中陼上又有一瀵。瀵源皆潛相通。按地理志上谷郡潘縣。師古普半反。全氏祖望據(jù)水經(jīng)注河水過蒲阪下、引帝王世紀(jì)曰。舜都蒲阪?;蜓远计疥柤板?。正前志潘當(dāng)作瀵。
瀵字組詞造句
瀵的字形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