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容
寡人之于國也原文及翻譯(帶賞析)
古詩和文言文翻譯是高考必考的內容之一,所以平時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積累。文言文翻譯要以直譯為主,并保持語意通暢,而且應注意原文用詞造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寡人之于國也》的翻譯及原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虬俨蕉笾梗蛭迨蕉笾?。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痹唬骸巴跞缰耍瑒t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呛萎愑诖倘硕鴼⒅?,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p>
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做。了解一下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為什么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zhàn)爭做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zhàn)鼓,兩軍開始交戰(zhàn),戰(zhàn)敗的扔掉盔甲拖著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來,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樣呢?”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不耽誤農業(yè)生產(chǎn)的季節(jié),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wǎng)不下到池塘里,魚鱉之類的水產(chǎn)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jié)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chǎn)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不滿了。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拔瀹€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的畜養(yǎng),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耕作時節(jié),數(shù)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饑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須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做到了這些而不能統(tǒng)一天下稱王的還從未有過?!柏i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死了,就說:...
查看詳情>>寡人之于國也原文及翻譯(加賞析)
古詩和文言文翻譯是高考必考的內容之一,所以平時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積累。文言文翻譯要以直譯為主,并保持語意通暢,而且應注意原文用詞造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寡人之于國也》的翻譯及原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p>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p>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譯文
梁惠王說:“我治理梁國,真是費盡心力了。河內地方遭了饑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遷移到河東,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遭了饑荒,也這樣辦。我曾經(jīng)考察過鄰國的政事,沒有誰能像我這樣盡心的??墒牵弴陌傩詹⒉灰虼藴p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這是什么緣故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戰(zhàn)爭,那就請讓我用戰(zhàn)爭打個比喻吧。戰(zhàn)鼓冬冬敲響,槍尖刀鋒剛一接觸,有些士兵就拋下盔甲,拖著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腳,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腳。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恥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嗎?”
惠王說:“不可以。只不過他們沒有跑到一百步罷了,但這也是逃跑呀?!?/p>
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鄰國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農業(yè)生產(chǎn)的季節(jié),糧食便會吃不完;如果細密的魚網(wǎng)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魚,魚鱉就會吃不光;如果按季節(jié)拿著斧頭入山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那么百姓便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遺憾。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都沒有遺憾,就是王道的開端了?!?/p>
“分給百姓五畝大的宅園,種植桑樹,那么,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穿絲綢了。雞狗和豬等家畜,百姓能夠適時飼養(yǎng),那么,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畝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礙他們的生產(chǎn)季節(jié),那么,幾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餓了。認真地辦好學校,反復地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大道理教導老百姓,那么,須發(fā)花白的老人也就不會自己背負或頂著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以上的人有絲綢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餓不著、凍不...
查看詳情>>寡人之于國也原文及翻譯加注釋
“寡人之于國也”是古代王公對自身地位與責任的表述。這一原文既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對國家的憂思,也表達出對國家安寧與發(fā)展的期望。在解讀原文時,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統(tǒng)治者對于國家的關注與擔憂,更能深刻理解其承擔的責任與義務。接下來,本文將圍繞這一原文及其翻譯展開詳細闡述,探討王公與國家的緊密聯(lián)系,以及統(tǒng)治者在維護國家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寡人之于國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痹唬骸巴跞缰?,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呛萎愑诖倘硕鴼⒅?,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p>
寡人之于國也翻譯
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做。了解一下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為什么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zhàn)爭做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zhàn)鼓,兩軍開始交戰(zhàn),戰(zhàn)敗的扔掉盔甲拖著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來,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樣呢?”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泵献诱f:“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不耽誤農業(yè)生產(chǎn)的季節(jié),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wǎng)不下到池塘里,魚鱉之類的水產(chǎn)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jié)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chǎn)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不滿了。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的畜養(yǎng),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耕作時節(jié),數(shù)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饑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須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做到了這些而不能統(tǒng)一...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