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人物事件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名將,因其驍勇善戰(zhàn),和張飛一起被稱為“萬人敵”。歷史上關羽關羽的典故很多,比如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溫酒斬華雄等等,而今天要重點介紹的就是關羽溫酒斬華雄。

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華雄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在潘鳳等大將接連被華雄斬殺之時,關羽主動請纓前去戰(zhàn)華雄。

關羽的請戰(zhàn)受到了袁紹的嘲諷,袁紹認為關羽不過是一個馬弓手,根本不可能是華雄的對手,在袁紹的心中,關羽就是自不量力。不過曹操卻這么認為,曹操深知關羽的能力,于是曹操舉起酒杯,打算讓關羽喝了酒再去出戰(zhàn),但是關羽卻說先把酒放下,等到斬了華雄再回來喝。于是關羽手提大刀在眾人的注視中走出了營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關羽一會兒就提著華雄的人頭回來了,此時杯中的酒尚且還是熱的。這就《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溫酒斬華雄。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深受讀者的喜歡,同時對中國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和貢獻。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都以為歷史上的華雄就是被關羽斬殺的,其實很多人都被羅貫中“騙”了。在真實的歷史上斬殺華雄的并不是關羽,而是孫堅。

據(jù)《三國志》記載,華雄是東漢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將,為董卓帳下都督。公元191年,關東軍閥聯(lián)合討伐董卓,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大破董卓軍,被徐榮擊敗、逃跑,后來收拾敗軍,在陽人進行戲劇性的大反擊,大破董卓軍,并將華雄擊敗梟首。此外《資治通鑒》里亦有孫堅將華雄梟首的記載。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為的拔高關羽的英雄形象,將本來是孫堅之功,移花接木到關羽身上,為關羽的出場贏得一個大大的碰頭彩!